如果說“順利生娃”是每一位媽媽的第一道難關,那么,“怎么喂娃”就是新手媽媽要面臨的第二道坎,而且這道坎可能長達三年之久。
95后媽媽田盈從寶寶6個月時開始焦慮,現在孩子3歲半,依然沒有緩和。成為育兒博主后,認識了很多80后、90后媽媽,她發現,“沒有哪個媽媽,是沒有喂養焦慮的”。
起初是“輔食焦慮”,輔食指的是,嬰幼兒階段用于補充營養的輔助食品,常見的有米粉、面條、肉泥、蔬果泥等。“先添加什么后添加什么,有沒有必要自制肉泥、豬肝粉,要不要選寶寶食用油、寶寶醬油,按照什么標準葷素搭配才能營養均衡……”這些都讓田盈花了太多精力去研究。
輔食還沒搞明白,媽媽們又開始“零食焦慮”,各平臺上的零食花樣繁多,都打出了寶寶零食的名頭,但不同月齡的寶寶能吃什么零食,很少有人能講清楚。
母嬰營養品行業從業者邵秀表示,年輕一代爸媽有條件、也開始花更多時間和精力學習科學喂養,更舍得在輔食、零食上花錢,當然,對品質的要求更高、品類需求更加細分。
但品牌多了、選擇多了、信息多了,很多媽媽挑選的時候更犯難了。90后二胎媽媽任苓功課做得越多,反而越焦慮,“網絡上推薦輔食和零食產品的帖子不計其數,但說法五花八門,有的說,不是‘嬰標(我國嬰幼兒食品標準)’的就不能給娃吃,有的說,不用只盯著‘嬰標’看,研究配料表最重要……”
有行業人士表示,2020年以來,國內嬰幼兒食品行業飛速發展,但現行的嬰標中只有三個適用于嬰幼兒零輔食,因此不建議只以嬰標作為選擇依據,并呼吁行業盡快出臺適應性更多的嬰標。
新手媽媽們的喂養焦慮,快要得到緩解了嗎?
01
陷入“輔食焦慮”的新手媽媽
像田盈這樣廚藝不錯的媽媽,“輔食焦慮癥”的第一個表現是,糾結是自制還是買現成的。“是自己做手搟面還是吃粒粒面、蝴蝶面,果泥、肉泥、豬肝粉這些要不要自己做……”
在寶寶添加輔食的前兩個月,她就提前在全網搜尋輔食教程和攻略,入手了各種做輔食的電器、鍋具和大大小小的工具。寶寶一進6月齡,她一頭扎進廚房,自制各種米糊、蔬果泥。
當寶寶1歲半時,田盈自制輔食、零食的熱情基本消耗殆盡。“我花幾個小時做的溶豆、泡芙,寶寶只知道扔,全家上陣做的肉松,寶寶很抵觸,動物造型的小饅頭最后沒發酵起來。”
后來,再加上他們夫妻倆邊帶娃邊工作,她很少再有時間自制,開始“擺爛”:能單獨吃的就不做成糕點和肉腸,能不和面就不和面,能不攪餡就不攪餡,能買半成品的就買半成品。
當思路打開,田盈的“焦慮癥”也好了一大半,“我把做輔食和零食的時間,用來陪娃看書、玩耍,一家人都開心”。
她的另一半“焦慮癥”,更確切地說是“零輔食選擇困難癥”。
成為育兒博主后,田盈常常收到粉絲關于挑選零輔食的提問。不過。她坦言,自己很難給出專業解答,而自己比大多數媽媽更糾結,“因為寶寶在輔食添加時,有對芝麻和豆類過敏的歷史,所以,每次挑選都要看包裝是否標注過敏原,并詢問客服”。
安全第一、營養第二,是媽媽們挑選零輔食時的基本原則。田盈注意到,大部分媽媽在生娃頭兩年有明顯的喂養焦慮,有的媽媽從備孕階段就開始學習喂養知識,閱讀專業書籍;還有的媽媽為了搞清楚寶寶添加輔食的門道,準備考取營養師證書。
二胎媽媽任苓在零輔食方面的選擇困難癥只多不少。第一胎時,她形容夫妻倆“稀里糊涂就過來了”,沒考慮過輔食添加順序,選購零輔食也是跟風。這第二胎,她發現市面上輔食零食的選擇更多了,品牌、類目都多了,從各種蔬果泥、肉泥、主食面點,到溶豆、泡芙,再到海苔、肉松,該怎么選,她實在一頭霧水。
任苓在的幾個育兒交流群里,年輕媽媽們都非常重視零輔食,討論得熱火朝天。“除了‘不同的月齡能吃什么零輔食’這種因人而異的問題,比如要根據孩子的牙齒發育情況和接受度而定外,怎么根據配料表挑選零輔食、購買“嬰標”產品有必要嗎,都很難統一意見”,任苓說。
邵秀告訴開菠蘿財經,生命最初1000天的營養狀況、身體和身心發育,對一個人的一生健康至關重要,這已經是全世界的共識,年輕一代父母更注重對孩子的科學喂養,趨勢之一是,會選擇豐富的輔食品類,讓孩子獲取的營養盡可能地全面和均衡,但怎么科學選擇零輔食,很少有人能說得清楚。
“不知道怎么選擇輔食、零食時,很多年輕媽媽會參考母嬰博主的推薦,但問題是,母嬰博主的說法也不一定對。”邵秀注意到,首先,即便是母嬰博主,也很少提及“嬰標”(即我國嬰幼兒食品標準),其次,很多提到“嬰標”的,只是簡單介紹某某品牌的某某產品符合“嬰標”,以此為依據推薦產品,但缺乏系統地介紹。
年輕媽媽們的“輔食焦慮癥”,最終落到“選擇標準”上。
02
讓新手媽媽陌生又頭疼的“嬰標”
對于“嬰標”,開菠蘿財經詢問了多位80后、90后媽媽,大多數人的回答是,“沒研究過”。個別做過這方面功課的媽媽表示,會在選購時注意包裝標簽上,有沒有標注一串以“GB”開頭的“神秘代碼”,但并不了解其中的門道。
媽媽們很少有人能夠分得清“嬰標”,但與此同時,近兩年,陸續有嬰童食品品牌被曝出,有產品不符合嬰標。
事實上,我國嬰童食品可依從的國家標準,也就是“嬰標”,一共有7個,都是針對某些特定食品的國家強制標準。
開菠蘿財經制圖
與其他執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產品相比,執行“嬰標”的產品在工藝生產、安全衛生、營養強化等方面,有更嚴格的要求。相比于行業標準,“嬰標”產品在部分規定的檢測限值和使用范圍上更加嚴苛。例如,嬰標會對重金屬、沙門氏菌、黃曲霉毒素含量等進行檢測;會強制添加鈣鐵鋅、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D等營養物質。一句話總結,“嬰標”產品更安全衛生。
可以看到,嬰幼兒配方食品和零輔食有嬰標,但適用于零輔食的只有三個,分別是GB10769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GB10770嬰幼兒罐裝輔助食品和GB22570輔食營養補充品通用標準。
需要補充的是,對于大月齡的兒童,目前只有通用要求和消費指南。
據一位嬰童高級營養師介紹,一個是,由中國副食流通協會制定的團體標準《兒童零食通用要求(TCFCA0015-2020)》,適用于3-12歲兒童;另一個是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編制的《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消費指南(2018)》,針對2-12歲兒童。
結論是,例如肉腸、肉松、輔食油、奶酪、海苔、堅果等諸多品類,沒有現行嬰標可依從。而市面上幾乎所有嬰童食品品牌,又都涉及上述品類。也就是說,幾乎所有嬰童食品品牌,都有非嬰標產品。
換言之,單一用是否符合嬰標來評判一個嬰童食品品牌,已經不適應于快速崛起的國內嬰幼兒輔食市場了。
“1歲以前的寶寶,首選符合嬰標的產品”,邵秀告訴開菠蘿財經。而隨著寶寶長大,所需的零輔食種類更豐富,面對沒有嬰標的寶寶食品,又該怎么選?
他的答案是“看配料表和營養成分”??磁淞媳硎欠窈唵胃蓛?,營養成分是否滿足所需,原則是少添加糖、鹽,不含反式脂肪酸,不含人工添加劑,挑選時注重選擇大品牌。
邵秀提醒道,父母還可以參照最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觀察孩子的牙齒、感知覺等,來評判輔食添加量,并參考各年齡段對主要營養素的攝入需求,調整搭配比例。
03
誰能緩解新手媽媽的喂養焦慮?
媽媽們的喂養焦慮,僅靠現行的嬰標恐怕不能完全解決。這背后也折射出了國內嬰幼兒零輔食市場的兩面性。
一面是2020年以來國內嬰童食品賽道崛起,國產品牌百花齊放。
2020年被稱作嬰童賽道元年,2021年被認為是嬰童賽道的加速之年,而嬰童消費里,最吸金的細分賽道一定有“零輔食”的位置。
嬰童零輔食之所以浮出水面,和消費群體的意識轉變以及市場增長有直接關系。根據易觀千帆數據,中國母嬰用戶群體中,30歲以下人群占比達58.79%,90后成為中國母嬰用戶主力。而隨著三孩政策全面放開,按照中國的人口規劃目標,未來三年我國1-3歲嬰幼兒預計將超過4500萬人。
相比上一代,90后乃至95后父母科學喂養的意識增強,最利好國內品牌的一點在于,他們傾向于選擇,更適合中國寶寶的中式零輔食。舉個例子,歐美國家兒童受飲食習慣和經濟水平等因素的影響,維生素A缺乏率相對較低,因此更強調補充維生素D,但中國寶寶需要同時補充維生素A和D。
投資了“秋田滿滿”的清流資本運營合伙人張貝妮曾在接受媒體時表示,過去國內兒童零輔食行業頭部長期被進口品牌占據,中國媽媽買到的產品基本是針對歐美寶寶研發的果泥、米粉,可供選擇的產品品類極少。
如今,我國在食品制造方面的供應鏈、生產工藝已經相對成熟,種種因素疊加下,國內兒童零輔食優先崛起。
當前國內市場的嬰幼兒輔食品牌已超過500個,有不少“后浪”品牌享受到了市場增長帶來的紅利。自2020年起,頭部電商平臺大促期間的零輔食品類中,國內新銳品牌諸如秋田滿滿、英氏、小鹿藍藍等的銷售成績斐然,第二梯隊的寶寶饞了、爺爺的農場、窩小芽、米小芽各有千秋。頭部品牌普遍更注重產品品質和研發,擴展SKU,其中秋田滿滿全域在售“嬰標”產品的SKU數量有194個。
國內嬰童食品賽道的另一面,則是相較國外,行業起步較晚,相關標準的制定滯后于市場發展。
行業中做得最久的是來自美國的嘉寶,注冊在英國、后來進入中國市場的小皮。絕大多數國內品牌還很年輕,做得最久的英氏剛入局輔食市場14年。
嬰幼兒輔食在國內雖熱,但市場滲透率還不高。數據顯示,我國嬰幼兒輔食的滲透率僅為25%,遠低于發達國家的80%。這意味著,留給國產品牌的市場增長空間很大。機會在哪里,投資者就在哪里。不過,現階段,公開融資的嬰童零輔食品牌中,融資輪次多處于天使輪和A輪,整體處于發展早期,進入B輪的秋田滿滿已屬于行業頭部企業。
對于這個朝陽賽道,一位關注母嬰賽道的投資人表示,伴隨入局賽道的品牌增多,導致產品同質化、品質參差不齊的問題嚴重,最惡劣的是,一些生產企業沒有嬰幼兒食品生產資質,卻打著“嬰幼兒”的旗號誤導消費者。而投資人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持續支持行業里規矩的踐行者,見證行業嚴謹發展。
背后行業標準的缺失,不容忽視?,F行嬰標,不足以解決新手媽媽的喂養焦慮,而嬰幼兒零輔食也需要更完善的生產、質量等方面的標準,帶動行業向更規范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
在更多的嬰標推出之前,行業各方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并著手提出可供參考的喂養方案。為了呼吁社會各界共同關注母嬰營養和健康,秋田滿滿作為嬰童營養全餐品牌,歷時1年9個月,基于對全國超三千位媽媽的線下調研與三萬位媽媽在線問卷,為中國婦幼保健協會組織兒科、兒童營養、兒童心理等多學科的專家共同編寫《中國嬰幼兒輔食精細化喂養指南(下稱指南)》提供了一線寶媽對于嬰幼兒養育的需求洞察。9月25日,臨床實驗、營養、兒保等領域的專家以及秋田滿滿參與了《指南》的專家研討會,進一步研討《指南》中的嬰幼兒營養管理、科學分階段喂養輔食。
《指南》是一份指導新手爸媽科學喂養的實操指南,從6月齡起分階段的嬰幼兒輔食添加,到6歲時形成真正的飲食過渡,此外,還包括主要營養素的補充原則,以及中國寶寶生長發育的參考標準。
對此,邵秀表示,《指南》的落地,既能引導年輕爸媽進一步提升對零輔食國貨品牌的認可度,也對行業和企業有正向引導作用。更關鍵的是,在《指南》的帶動下,行業或將有更適合當前母嬰食品市場的標準出現,“至少,不會再讓嬰標事件,掣肘嬰童食品品牌的發展”。
*題圖及文中配圖來源于pexels。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田盈、邵秀、任苓為化名。
作者 | 金玙璠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