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留下的“牙洞”怎么就成了牙瘤的溫床?近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分享了自己的就醫經歷,稱小時候牙齒脫落后,就缺了一顆牙。近期治療時,醫生竟從這個牙洞里拔出了57顆牙。
“這其實是長在頜骨里的牙瘤,牙瘤包含很多不同發育階段的牙胚組織或牙。”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口腔科主治醫師黨軍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牙瘤是長在頜骨內的一種牙源性腫瘤,是形成牙齒的組織發育畸形造成的,屬于瘤樣畸形或者錯構瘤,并非真性腫瘤。
(資料圖)
不按順序發育的牙齒易形成牙瘤
“正常的牙體組織是由中間構成牙齒主體的牙本質、牙冠最外層的牙釉質、牙根最外層的牙骨質和牙齒中央部位的牙髓組織構成。構成牙齒的牙本質、牙釉質、牙骨質和牙髓在發育過程中,按照正確的時間和空間順序發育就形成了正常的牙齒。”黨軍解釋稱,構成牙齒的這些組織在發育過程中,一旦時間和空間順序出現了錯誤,就有可能發育出不正常的牙齒進而形成牙瘤。
黨軍介紹,牙瘤通常含有高分化的牙本質、牙釉質、牙骨質和牙髓等正常牙體組織結構,根據這些組織結構的排列方式不同,可分為組合性牙瘤和混合性牙瘤。
組合性牙瘤多見于頜骨前部,病變部位的頜骨內由數量不等、大小不一、形態各異、排列雜亂的小牙組成。“這可能是構成牙齒的組織在發育過程中空間順序出現了錯誤,沒有發育成一個正常的牙齒,而是錯誤地形成了很多類似正常牙齒結構的小牙。”黨軍說,上述報道中的病例應該屬于這種組合性牙瘤。
而混合性牙瘤多見于頜骨后部,病變部位的頜骨內由密度高低不一的非均質型團塊組成,病變邊界清楚。與組合性牙瘤不同,其中的非均質型團塊可能是構成牙齒的牙本質、牙釉質、牙骨質和牙髓等牙體組織單獨異常發育所形成的結構。
恒牙延遲生長半年以上要去醫院進行檢查
牙瘤的早期癥狀往往不太明顯,患者可能只會感覺到口腔不適或牙齒松動。黨軍告訴記者,牙瘤在臨床上比較常見,好發于兒童和青少年群體,大多是小朋友在換牙期發現恒牙冒頭了卻總是不長,來醫院拍片檢查時發現的。
“牙瘤是牙齒發育異常的表現,病因較復雜。”黨軍稱,一般情況下,牙瘤的形成與乳牙慢性炎癥、成牙本質細胞過度反應等因素有關。
“這個暑假,有不少來口腔門診看牙瘤的小朋友。”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口腔科主任王成龍提醒,換牙是每個孩子必經的過程,6—12歲為換牙期,12—13歲乳牙全部被恒牙替代。家長若發現孩子恒牙延遲生長達半年及以上,應及時帶他們去醫院檢查,以確保孩子的牙齒并沒有受外物阻礙而無法生長。
得了牙瘤要做手術嗎?黨軍介紹,如若早期不做手術,牙瘤會逐漸長大,壓迫神經出現麻木或疼痛。“牙瘤如果長在乳牙根和恒牙之間,阻礙了恒牙對乳牙根的吸收,會導致乳牙滯留。如果牙瘤長在恒牙上方或者乳牙和恒牙胚之間,恒牙就無法突破牙瘤,導致萌出困難。”黨軍提醒,牙瘤雖不致命,但也要及早發現、及時處理。
一般的牙瘤不會引起癌變,目前,牙瘤的治療方式主要是手術切除。“手術前應拍攝牙片,明確牙瘤的準確位置、范圍以及與周圍結構的關系。”黨軍說,對于混合性牙瘤,一般通過口腔內手術,切開牙齦暴露牙瘤,直接將牙瘤刮出即可;而組合性牙瘤有可能還會包繞在正常牙齒周圍,手術時需徹底刮出病變組織,不要遺留小牙片或者小牙瘤,以防止復發。
黨軍表示,家長應增強口腔保健意識,對處于牙齒生長期的小朋友多加關注,重視早期不良跡象,以免延誤最佳的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