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本報訊(記者孫蔚)城市更新一直是大中型城市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一環,10月12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消息稱,超大特大城市正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將分三類推進實施:一類是符合條件的實施拆除新建,另一類是開展經常性整治提升,第三類是介于兩者之間的實施拆整結合。
據介紹,城中村普遍存在公共衛生安全風險大、房屋安全和消防安全隱患多、配套設施落后、環境臟亂差等突出問題,亟須實施改造。今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的指導意見》,目前各地正按照部署,扎實開展配套政策制定、摸清城中村底數、編制改造項目方案等工作,住建部城中村改造信息系統投入運行兩個月以來,已入庫城中村改造項目162個。
諸葛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陳霄告訴記者,根據最新發布的城市建設統計年鑒,全國超大城市有8個,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廣州、成都、天津、武漢;特大城市有杭州、鄭州等11個。這些城市城區常住人口在500萬以上,是國家發展的重要帶動力量和增長極。同時這些城市也存在著居住成本高、供需不匹配等挑戰。這些超大特大城市推進城中村改造對于房地產市場具有重要意義,在改善住房條件的同時,也能增加部分商品房購房需求。
超大特大城市進行城市更新,是改善民生、提升居住品質、改善城市面貌的重要一步。“北京作為住建部第一批城市更新試點城市,開展了一系列探索,獲得了大量寶貴的經驗。”第一太平戴維斯華北區高級董事溫書閱對記者表示,過去以大規模建設為主導、增量發展的城市化模式漸入尾聲,城市化進程已經由增量時代進入到增量存量并舉、以存量為主導的新階段。這一階段面臨新挑戰,因此如何轉變城市開發建設方式、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在現行法律框架內破解城市更新難題,是北京等超大特大城市更新模式煥新升級的意義所在。
溫書閱對記者表示,大拆大建的更新模式在現階段難以為繼,需要進行系統性完善,因此存量改造開發的更新升級具有現實的迫切性。比如,理清城市更新的參與對象以及相關的利益關系;城市更新資金來源與財稅、金融、融資等措施的落地;協調好改造主體物質、空間、環境的具體處置及伴隨產生的問題;空間運營和后期維護的專業性亟須提升等。
城市更新的資金來源一直是業內關注的重點,對此,住建部表示,要堅持多渠道籌措改造資金,既可以由城市政府籌措資金,也可以引入社會資金,銀行業金融機構將給予政策性和商業性貸款支持。
“為破解城市更新過程中的矛盾問題和突出短板,全面提高城市建設質量,北京市不斷探索、積極完善統籌機制,完成了城市更新的頂層設計。”據溫書閱介紹,今年3月《北京市城市更新條例》正式實施,北京構建了多主體共同參與機制,充分發揮不同市場主體的優勢作用,明確了商業服務業類用途相互轉換的政策支持,探索資金激勵機制,加強金融財稅政策創新,提升社會資本參與存量商業地產的積極性,還首次提出土地彈性年期配置方式,使城市更新過程中的土地使用年限方面更加豐富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