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專家10月19日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舉辦的第168期“經濟每月談”上表示,前三季度我國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向好,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后續仍有較多有利因素支持經濟穩定回升,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有望如期實現;要抓住機遇、穩定發展,進一步夯實經濟恢復發展的基礎,為明年經濟發展創造較好的環境和條件。
(資料圖片)
經濟持續恢復向好
“從前三季度看,我國經濟總體上還是持續恢復、回升向好、持續好轉。”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寧吉喆說。
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韓永文看來,三季度以來,在一系列提振經濟發展的政策作用下,經濟恢復態勢明顯加快,穩定和增長的基礎開始增強。
在經濟總量增長加快的同時,經濟結構也呈現出一些新亮點。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陳彥斌表示,在總需求結構上,消費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進一步增強。前三季度人均消費支出同比實際增長8.8%,兩年平均增速為5.1%,均顯著快于人均GDP增速。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日前表示,今年前三季度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83.2%,明顯提升,服務消費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增速比較快,對經濟增長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
抓住機遇 穩定發展
展望后續,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有望如期實現。寧吉喆表示,隨著組合政策的進一步落實以及效果繼續顯現,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有信心也有可能。
“從現在到年底看,有利于經濟繼續穩定回升的有利因素還很多。要抓住機遇、穩定發展,進一步夯實經濟恢復發展的基礎,為明年經濟發展創造較好的環境和條件。”韓永文說。
談及具體措施,韓永文表示,應加大政府投資的引導,從完善化債方案及區域性、結構性的增發特別債券,引導社會投資方向,提振投資信心。盡快扭轉投資增長過于低迷的態勢,提早發行明年的專項債,推動投資增長提速,扭轉推動經濟增長貢獻和拉動力不協調的矛盾。特別是要加快、從實、從細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政策措施,支持民營企業擴大投資和生產。
陳彥斌建議,根據宏觀政策“三策合一”理論,著力提升潛在增速。重點是以要素市場改革為抓手,改善資本、勞動、技術進步、數據等要素市場的流動性,提高要素質量,從而提升總供給增速。同時,需要將選擇性產業政策調整為功能性產業政策,從根本上改善營商環境,提升資本積累質量,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活力。
從擴大內需的角度看,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張永軍表示,除了著力于擴大商品性需求之外,還應該適當在擴大服務性消費需求等方面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