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連片,滿地金黃。車行至遼寧省沈陽市遼中區茨榆坨街道后邊外村,色彩鮮亮、層次分明的畫面映入眼簾。近看,一株株水稻齊膝高,沉甸甸的稻穗彎著腰。田間點綴著機電井和水渠,田邊機耕路縱橫、平坦暢通。
“幾年前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落在咱們村,今年又計劃新建4570.32畝,目前機電井新建25眼,襯砌渠道又建了0.38公里。”村黨總支書記張家輝報出一串數字。
穩糧食產能,增生產效率,提種糧效益。跟隨張家輝,記者和鄉親們算了算后邊外村的高標準農田“三本賬”。
(相關資料圖)
增產賬——
完善農田設施,提升糧食產能
投入:今年畝均政府投資約3200元。
產出:水稻畝產增加約60公斤,每畝能省約60元;玉米畝產約750公斤,每畝能省約50元。
走進村委會辦公室,打開文件柜,張家輝找出一份會議記錄,里面夾著今年沈陽市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征求村民代表的意見書。村民代表的簽名排成兩列——“看!一致通過!當時還有村民說,自己出點錢建設都樂意,何況是國家拿錢給咱修?”張家輝說。
早在2016年,后邊外村就搞過高標準農田建設,覆蓋農田3800畝,建起40眼機電井、40座出水池,還開挖了疏浚渠道和水田上水線路。“那次建完,效果很明顯,大伙兒嘗到了甜頭。所以今年一說又要建高標準農田,都很支持。”張家輝說。
村民張家義就是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受益者。種了一輩子地,種上高標準農田,他掰著手指頭細數,“好處太多了”——
最直觀的好處,是路好走、水好排了。
“以前,后邊外村田間都是土路,下雨泥濘,人走都費勁,農機進田更費老鼻子勁兒。自從修了平坦的機耕路,下田干活方便了,大型農機進出也容易。”說著,張家義指了指身后笑道,3年前買的小汽車,現在直接開到田間。“排水渠以前也是土的,風吹雨打,冬天再有雪,年年壞、年年修,水渠上還愛長草,影響排澇。自從這土渠升級為水泥渠,水上得快,溝渠不長雜草,排水更踏實!”
最實惠的好處,是種糧成本減少了。
設施齊全,成方連片的農田節水灌溉更方便;道路配套,機械化作業不再難。路邊,張家義抬手一指,“這一大片都是我家的地,種了400多畝,水稻、玉米面積差不多各一半。”自從建成高標準農田,水田畝均節水量在30立方米以上,化肥使用量畝均減少20千克。“算這兩項,水稻每畝能省差不多60元,玉米每畝能省大約50元。”張家義說,“沒修機電井之前,全靠柴油機發電?,F在有了機電井,費用省了一大半。”
最重要的好處,是旱澇保收、確保豐產。
高標準農田建設,補上了灌排設施不足的短板,增強了農田的防災抗災減災能力。“村西邊是黑土地,最開始沒有排水溝,有一年降雨多,田間內澇很嚴重,莊稼損失了不少。”張家義回憶,前年,春旱秋澇,因為修成高標準農田,自家的地沒旱也沒澇,沒受啥影響,照樣豐產豐收。去年,張家義家收獲玉米34萬斤、水稻30萬斤,種糧收入超15萬元。“放在幾年前,哪能想到是這個數?”
最讓農民舒心的是,高標準農田建設個人“零投入”,完全由政府出資。
后邊外村2016年高標準農田建設投資約495萬元,畝均投資約1300元。建好后,村里的水稻畝產增加約60公斤,每畝增收超210元;玉米畝產約750公斤,每畝增收近200元。今年,后邊外村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投資約1497萬元,畝均投資大約3200元,未來種糧收益有望進一步提升。
像張家義這樣上一輪參加過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的村民,這次為啥還愿意參與呢?原來,今年不光項目面積擴大,還提質升級,標準更高、設施更完善:把砂石路改造為水泥路,機電井從50米、60米升級到70米,渠道再進行襯砌等。
在遼中區,像后邊外村這樣開展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共39個,規劃建設面積85.675萬畝,實現基本農田全覆蓋。去年,遼中區糧食產量達到11.03億斤,連續11年保持在10億斤以上,比2018年每畝增產234斤,促進農民增收8000萬元。
截至去年底,遼寧高標準農田面積累計達3411萬畝,占全省永久基本農田面積的54.56%。得益于高標準農田建設,各地農田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耕地質量穩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提升,為糧食穩產增產提供了堅實支撐。去年,遼寧糧食單產平均每畝達到930斤,糧食總產量達2484.5萬噸。
今年7月,遼寧印發《關于積極利用政策性開發性金融資金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和耕地質量提升的通知》,明確要以提高糧食產能為首要目標,深化政銀合作機制,積極探索投融資模式創新,形成多元投入格局,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并提高投資標準和建設效益。
增效賬——
農田建設提質,糧食生產增效
以前:每人每天最多插2畝秧苗,每人每天能收1畝玉米。
現在:一臺插秧機一天插60畝秧苗,一臺收獲機一天收玉米上百畝;土地流轉價格每畝增加300多元,土地集約化利用率大幅提升。
田邊立著一根石桿,桿上掛著個開關盒,張家義打開盒蓋,擰動開關。伴著“嘩嘩”的聲音,汩汩井水從幾十米深的地下被抽出,涌入深、寬約30厘米的水泥水渠,繼而一路流淌幾百米,滋潤片片田地。
渠相通、路相連,曾經灌溉不便的田塊,如今成為高產田,高效節水灌溉和大農機機械作業更加方便,農業生產效率大幅提高。
“老話說‘六月不插秧’,可在我們村,以前插秧總得拖到6月以后。為啥?忙不過來呀!手快的人,一天也就能插2畝田?,F在,1臺插秧機1天就能插60畝;玉米收獲時,以前每人每天能收割1畝地,現在1臺收獲機1天就能收上百畝。”張家義說,農機作業保證了農時,還節省了人力。
在張家輝看來,高標準農田不只提高了生產效率,還提升了土地集約化利用率。“自從有了高標準農田,我們村的土地流轉率和流轉價格一路走高。到去年,流轉價格平均每畝增加了300多元,村集體增收6.5萬元,村民的流轉收入穩步提高。”
土地流轉了,時間充裕了,不少農民也騰出工夫,外出務工賺錢。
“這兩年,流轉收入高了,我就把地流轉出去,自己去襪子廠或者合作社打工。”今年60歲的村民韓桂珍說,“今年,我家每畝地流轉收入900多元,打工每月還能賺兩三千元。”
算好“大賬”的不只是農民,還有高標準農田的建設者和運營者。遼中區的一家企業承擔后邊外村在建高標準農田項目,企業負責人韓林說:“我們施工期與農忙時間錯開,農閑時搶工期;農忙時,寧愿把施工進度緩一緩。”
村西頭的一處稻田旁,幾輛挖掘機正揮動“臂膀”,抓緊鋪設田間道路,不時有村民駐足觀看。韓林介紹,他們負責20多個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涉及遼中區11個街道,從設計到施工,隨時跟各鄉鎮、村莊溝通,再由村干部和村民聯系,確保建設細節適應農民需求。“有個周末,有村支書給我打電話,說管道坡度村民不滿意,我們趕緊協調,及時調整優化。”
遼寧出臺覆蓋高標準農田項目全周期的設計、評審、監理、施工、驗收、管護、金融資本投入等各項制度,推行施工單位自檢、監理單位平行檢測、項目法人全過程質量抽檢“三檢制”,同時進一步明確建設標準。
建得好,更得管護好。沈陽創新推行高標準農田“損毀工程險”,施工單位購買保險,由保險公司履行項目竣工驗收后10年內的損毀工程修復工作,并在施工階段派駐工程監理。同時,當地還搭建了在線監管平臺,對項目進度、資金管理、建后管護等關鍵環節進行閉環管理,形成了“制度保障”“保險護航”“物聯監控”等創新舉措,有力確保農田工程設施持續穩定發揮效益。
增收賬——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提升種糧積極性
過去:施肥靠背馱手舀,辛苦又掌握不好量。
如今:機械化率提升,農技應用廣泛,后邊外村農業生產人均增收600元。
“自檢成功,3秒后起飛!3,2,1……”
一架無人機加速轉動旋翼,在玉米田上方向前推進,均勻播撒著肥料,綠色“海洋”被吹起朵朵浪花。這是今年夏季施肥的場景。
“以前施肥打藥,有的區域無人機沒法落、飛不到,還得靠人力?,F在,路都平坦了,無人機能飛到田里的各個角落。”說話的,是后邊外村種糧大戶、54歲的岳志紅。
早年間,施肥可沒有無人機這個“好幫手”,那時農民得背上沉重的化肥袋子,走到田地中間,彎腰舀起化肥,揮手揚出去,再走向下一片……既辛苦,又掌握不好施肥量。如今,無人機飛上一圈,高效又精準。
走進岳志紅家院子,拖拉機、播種機、收割機、鏟車等大型農機設備琳瑯滿目。“農業基礎設施好,適合機械化作業、規?;a。這幾年我學了好幾樣農機操作。家里今年種了600畝地,大部分是水田,都是機械化作業。”岳志紅說。
“有了高標準農田,種糧大戶對農業技術的需求更迫切了。每次培訓,大家伙報名積極性都很高。”遼中區鄉村振興發展中心農業技術推廣站研究員于奎武說,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了土壤的地力、肥力,測土配方施肥、綠色植保等新技術的應用更加廣泛。
遼中區鄉村振興發展中心主任趙玉新介紹,近年來,隨著高標準農田建設步伐加快,有機肥撒施、節水灌溉、水稻病蟲害綜合防治等技術進田,效果被越來越多農民認可。去年,遼中區玉米、水稻綜合機械化率達95.8%,開展無人機防治農作物病蟲害作業率達85%。
天色暗下來,岳志紅戴上頭燈,套好手套,騎著三輪車來到稻田邊。停好車,拎著桶,深一腳淺一腳蹚進田里。他彎下腰一探手,起身時手上已抓著一只螃蟹。“秋風起,蟹腳癢。抓蟹得晚上,養蟹得注意喂食,喂豆粕,能壯黃……”不一會兒,岳志紅就抓了滿滿一桶螃蟹。
“我尋思,咱這農田設施都完善,地力也好,就專門跑到盤錦學了技術,村里非常支持。前年我開始嘗試稻田養蟹,一水兩用,一地雙收!這不就多掙了嗎?”岳志紅在自家的500畝稻田養蟹,去年,水稻收入每畝增加300元,稻田蟹每畝收入500元。
一地雙收,農田產出更多效益。在后邊外村,越來越多村民開始學技術,發展稻田養蟹、稻田養鴨。在村干部帶動下,2021年,后邊外村成立喜稻種養殖合作社,吸納全村九成以上農戶加入。去年,稻田養蟹面積達1200畝,產值近380萬元,村里還注冊了稻田蟹和稻田米商標,拓展電商渠道,進一步增加農產品附加值。
很難想象,幾年前,后邊外村還是個無項目、缺產業的薄弱村。張家輝回憶道,“耕地少,人均2畝地,還都很碎,每戶耕地不連片,有的被分成好幾塊小田,種起來費勁。那時種糧得靠天吃飯,產量沒保障,效益一直上不去。”
如今,鄉親們種糧有了賺頭和盼頭。“正因為建設高標準農田,我們才能抓住機會,推動土地流轉,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張家輝介紹,去年,后邊外村人均收入2.5萬元,在農業生產方面,人均增收600元,“現在,村里農田是高標準,大伙過的是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