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訊(記者 封其娟)6月21日,財聯社攜手華夏基金在蘇州成功舉辦“蓄勢而發 逆風起勢”第三屆財富管理論壇。論壇吸引了70位多位券商董事長、總裁、副總裁等高管,部分基金公司高管蒞臨參會。參會嘉賓超過300位,且基本為財富管理業務部門負責人及核心骨干。
(資料圖)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也是財聯社第二次攜手華夏基金舉辦財富管理論壇。雙方正依托各自的優勢資源,實現優勢互補、互聯共通,從而為證券行業財富管理的發展注入更多活力與創新。
華夏基金總經理李一梅首先致辭,通過《堅持金融向“新”,構建財富管理“新引力”》的主題演講分享了最新思想。
“在座各位都深諳市場變化趨勢,如果要問大家今年資本市場的投資熱詞,我想新質生產力一定是繞不開的關鍵詞。”李一梅開場即探討新質生產力。據統計,今年31個省份的地方政府工作報告中,29個都提及“新質生產力”。在李一梅看來,新質生產力培育大幕已正式拉開,對于財富管理機構,如何賦能新質生產力,如何順勢而為做好科技金融,既是踐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職責所在,也是應對市場挑戰、把握新機遇所需。
李一梅認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是科技創新,科技創新活動離不開金融支持??萍紕撔卵邪l投入大、周期長、風險高,需要長期資本、耐心資本的陪伴;基礎研究邁向技術創新,科技成果轉化為產業應用等不同的階段,都存在金融需求。具備直接融資功能的資本市場,是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
在這樣的背景下,李一梅指出,作為聯接資本市場和大眾財富的財富管理機構,大有可為。一方面,財富管理機構通過集聚資本、配置資源、發現價格、提供風險管理等評價和實現科技創新價值,形成對科技創新源源不斷的可持續投入,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另一方面,財富管理機構洞察大眾財富管理需求,通過投資讓大眾分享科技創新帶來的增長紅利,助力實現大眾資本到產業資本再到科創企業的高質量循環。
在演講中,她強調了券商一直是財富管理探索路上的開拓者和深耕者,希望在新質生產力帶來的時代機遇下,攜手券商探索財富管理業務新的可能。
財富管理機構的四大著力點
為實現大眾財富到產業資本再到科創企業的高質量循環,她介紹了財富管理機構助力新質生產力的的四大著力點:
一是堅持向“新”力,助力科創企業做大做強。資管機構要提升科技創新投研能力,通過優質產品和服務,引導更多社會資本流入科技創新領域。
指數產品因“快易廉明”的特點,已經成為科創領域投資機會的“吹號者”,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加速器”。聚焦科技創新、數字經濟等重點領域的ETF申報發行,不僅可以為市場提供高效的投資工具,還能發揮資本引領作用,讓活水流入實體經濟,形成科技、資本與實體經濟高水平循環的生態圈。
二是,發揮投顧力量,增強投“新”獲得感。
新技術發展路徑不確定,給定價帶來困難,公司股價以及對應的金融產品凈值容易產生波動,對投資者的投資耐心提出挑戰。
李一梅對此提出,產品管理者一方面要加強定價能力和管理波動的能力,另一方面更需要做好投資者陪伴服務。這里就需要投顧機構大展身手,從投資者價值鏈出發,讓他們對科創企業發展有直觀的感受,增強信心,減少非理性的情緒波動和交易行為,逐步形成長期投資、理性投資理念,更好分享科創投資紅利。
三是加快數智化轉型,激發含“新”量。發展新質生產力是財富管理機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財富管理機構要積極激發自身的“新質生產力潛能”,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區塊鏈等創新技術應用,提高服務效率、優化投資決策、降低運營成本,增強風險管理能力,為客戶創造更大的價值。
最后,加強合作與創新,以合力鑄造“新”引力。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往往涉及多個行業和領域,財富管理機構需要與其他產業進行深度融合,共同開發符合新時代需求的產品和服務,共同推動創新發展。
攜手券商探索財富管理新的可能
基于四大著力點,李一梅直言,希望能和證券公司攜手并進。
她解釋,在財富管理探索之路上,證券公司一直是開拓者和深耕者。在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方面,證券公司如今也展現出鮮明的業務優勢。
相比其他財富管理機構,證券公司可以發揮投早投小的優勢,參與企業“成長、融資、交易”等從小到大的整個發展過程,提供股權投資、并購重組、跨境投資、財務顧問、研究咨詢等全鏈條金融服務,在助力企業成長中服務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作為資管機構,公募基金是我國財富管理的重要參與者和受益者。借助基金投顧、券結模式等業務機遇,近幾年,華夏基金與證券公司共同了探索財富管理業務新的可能。
面對新質生產力帶來的時代機遇,李一梅指出,在打磨投研能力之外,華夏基金高度重視做強做大科創類基金產品,為市場提供更多聚焦科創方向的投資工具,特別是ETF產品。
“獨行快,眾行遠”,李一梅期待華夏基金更夠與券商達成更多的合作機會,在加快形成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過程中,提供更多專業賦能。
會上,李一梅談到,金融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培育壯大新興產業的沖鋒號角已經吹響。大的市場潛力和想象空間,需要多方攜手并進,構建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相適應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