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人遇難,一場越野賽成“奪命跑”。黃河石林山地馬拉松事故被初步認定為“因局部天氣突變發生的公共安全事件”,目前仍在進一步調查。盡管如此,圍繞賽事運營方的很多細節,值得反思。據報道,賽事運營方是甘肅晟景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這家2016年注冊成立,號稱注冊資金500萬元的公司,員工僅22人。而就是這樣一家公司,自2018年以來,連續運營了四屆黃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賽。
賽事安全保障需要拼人力。業內人士表示,參賽人員和服務人員比例一般情況下是1:5或者1:3。對應到此次比賽,172名跑者至少應該有516人進行服務,而山地越野馬拉松比城市公路馬拉松難度更大、風險更高,對人力要求更高。拋開其他運營業務,就算22人全部投入這次賽事,這種人手條件該如何有效預判天氣、科學規劃補給站、充分審查救援預案、及時進行應急救援?這些工作要全部得到充分落實,可能需要每個人都會分身術。
或者說,有了前3年運營越野賽的經驗,晟景體育已經駕輕就熟、一小撮人足以達到所有要求?綜合參賽人員描述,第二打卡點和第三打卡點之間的賽道是最難的一部分,8公里需要爬升1000米,然而兩站點之間沒有補給、帳篷、工作人員,這也是此次事故的主要路段;強制裝備檢查也沒有按照規定嚴格進行,還未將沖鋒衣等救命裝備設置為強制設備。晟景體育在專業性、規范性上并沒有彰顯出“行行涉獵、樣樣精通”的本領。
不管是人力,還是賽事保障,都不盡如人意。然而當時事情并非不可挽回。
安全返回的參賽人員“流落南方”在回憶比賽時提到,惡劣天氣影響下在二三打卡點之間遇到極大困難,糾結往上爬堅持比賽還是向下走放棄比賽,事后他慶幸自己在失溫臨界點作出了正確選擇。此次比賽中這種“糾結”具有普遍性。而選擇繼續比賽的前6名“大神級”跑友中,只有1人得到牧羊人救治幸存,大多數遇難跑友都倒在二四打卡點間。
如果及時叫停比賽,很多生命本可以挽回。跑步對跑者來說意味著挑戰自我、超越極限、永不放棄。但組委會有責任充分評估風險、考慮極端情況,評判究竟是可以挑戰、超越的困難,還是可能危及健康甚至生命的危險。有媒體報道,有人第2次向組委會反映“已經有十幾人失溫”情況后,組委會只是“提醒他們注意安全”,這種漠視很難說做到了對參賽人員負責。
越野跑近十年行業積累來之不易,但井噴式爆發需要配套保障跟上行業發展速度,尤其舉辦方應該具有賽事組織協調能力和較高水平專業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