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黃河石林景區舉行的黃河石林山地馬拉松百公里越野賽遭遇極端天氣,21名參賽人員遇難,超過參賽選手的10%。事發至今,輿論在扼腕之余,也有諸多追問。新華社記者經多方采訪,對幾個焦點問題梳理如下。從業者的共識是:越野和山地戶外產業不應就此停滯,但只有反思和進步才能在未來走得更好。
盡管越野跑賽事差別很大,無法苛求組織者完全復制其他賽事的操作流程,也不能排除偶發因素的存在,比如此次的突發極端天氣,但細究黃河石林賽事的組織,多位參賽者和從業者認為,諸多環節若能事先完善,悲劇或許本可避免。
環節1 天氣評估
景泰縣氣象臺在比賽前一晚曾發布大風藍色預警。但多名參賽者表示,賽前未收到組委會關于該預警的通知。
知名戶外愛好者羅靜曾登頂過包括珠峰在內的十余座8000米級山峰,她賽前自己查到了第二天可能會降溫、降水的預報,出于高海拔登山的習慣,她自備了防風防雨的衣服、抓絨手套和褲子。“后來這些起了大作用。”她說,“希望跑者在戶外都能建立風險意識,自己的生命要自己掌握,不能完全交給別人。”
而網名為“流落南方”的選手則在出發時遇到了五級大風。對此,有多年越野賽事組織經驗的跑者小文說:“起點就有大風,組委會就應有最壞預判,因為后面海拔還會升,可能有更壞的情況。賽中也應隨時跟蹤天氣,及時選用備用賽道或終止比賽。”
環節2“奪命”賽段
大多數選手都是在CP2和CP3,即第二、三個檢查點之間遭遇了大風、降水等,21名遇難者都在此被發現。該賽段是賽道最艱難的一部分,8公里,爬升1000米,有的地方非常陡峭,需要手腳并用往上爬。
但由于車輛無法抵達CP3,該站點歷屆比賽不設補給,也沒有帳篷等保暖和輔助救援設施。但從業者小武認為,補給可以用牲畜拉上去,因為選手在經歷了這樣的困難賽段后,可能會非常需要休息和補給。“如在CP3提供熱食和休息設施,既為選手提供更好保障,也能保證該點位工作人員能長時間留駐。”
CP2與下一個有補給供應的CP4相距14公里。小文說,補給點通常每10公里左右設置一個,14公里并不違規,但有些過長。“同時,在比賽的困難賽段最好設工作人員巡視,如有人遇險也能盡早發現和救援。”
羅靜回憶說,在CP2和CP3之間一直沒有看到工作人員,“這點確實是可以改進的地方”。
環節3 通聯和反應速度
據目前披露的公開信息,當天12時已有人發出求救信息,但14時比賽才叫停。為何中間間隔了兩個小時?這點受到普遍詬病。
多名參賽者表示,在失去意識或受傷前,未接到叫停比賽通知;一些參賽者手機沒信號,有幸存選手表示自己打了40多個救援電話,要么未打通或沒回應,要么說不清如何救援。
選手“流落南方”說,自己返回后用相關APP查看選手GPS位置,有很多后來遇難的選手長時間未移動。
通常,組委會可通過選手隨身配備的GPS隨時掌握選手位置。梁晶的教練、安徽省合肥市馬拉松運動協會會長魏普龍說:“如果有運動員走偏超過一定范圍,就應用衛星電話、中轉基站對講機呼叫;GPS長期不動就應去查看。我們在2016年沙漠中的一次比賽遇到沙塵暴,有人GPS位置偏離2公里,組委會就開車去追選手。”
小文感覺,通聯可能出了問題。因不少選手反映,CP2到CP3手機沒信號或很差,這種情況下,應該要在CP3架起基站。“對于手機信號不能覆蓋的失聯點,需要輔助通訊設備。”她說,打卡點和補給站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是通聯,它們是組委會在賽道上最重要的現場把控。
魏普龍也說,通聯很重要。“萬一選手在信號不好的地方想求救怎么辦。尤其是在山地越野賽中,要提前考慮到手機沒有信號的情況。”
環節4 救援布設
小文認為,組織者一定要有底線意識,不可心存僥幸。在救援布設方面,應與合作的救援隊提前踩點地形,就安全風險做出評估,提出救援和應急方案。
在此次救援中,當地村民發揮了巨大作用。小文說,他們組織山地越野賽時,賽前就會與賽道旁的村民溝通和建立聯系,請求在出險時予以協助,因村民離得近并熟悉地形,比其他救援反應更快。“同時,在比賽的困難賽段最好設工作人員甚至提前布設救援力量,一旦出險,時間就是生命,從山下調救援力量,往往會錯過黃金救援時間。”
所有疑問,還有待于調查組的權威調查結果。屆時,復盤事件的完整經過和關鍵細節,將是對死者最好的告慰、對相關者最深刻的警示、對公眾最到位的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