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水利部印發《關于表彰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電白區林頭鎮黨委書記、鎮第一總河長張劍斌榮獲全國優秀河(湖)長稱號,是茂名市獲此殊榮的唯一個人。
近日,張劍斌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實施河長制以來,林頭鎮全面推動河長制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和階段性成效。接下來,更要守好這一片青山綠水,挖掘沙瑯江林頭段沿岸特色水文化,高質量打造集環保、生態、觀賞、休閑、娛樂于一體的河岸景觀。
南方日報:林頭鎮的河湖體系如何分布?實施河長制以來取得了怎樣的成績?
張劍斌:林頭鎮位于電白區中部,總面積173平方公里,人口15.6萬人。境內有3條主流河道和兩大干渠,分別是沙瑯江林頭段長14.5公里、共青河長9公里、龍記河長4公里、高青干渠8公里、羅黃干渠11公里。此外,還有合丫河、譚白河、九曲河、龍記河等支流河段及中小型水庫15座。
實施河長制以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有關部門的悉心指導下,我鎮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區關于河長制工作決策部署,加強對該項工作領導,壓實主體責任,全面推動河長制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和階段性成效,把共青河、龍記河打造成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的示范點,成功打造了十里河岸景觀。
2017年以來,我鎮人大主席團每年組織區、鎮兩級人大代表對全鎮范圍內3條主河流共33個河段和15個水庫的“河長制”實施情況進行評議。通過評議,有效促進河長制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從2017年至2020年,林頭鎮在全區河長制工作考核中均名列前茅,彰顯了我鎮黨委、政府貫徹落實河長制的堅強決心。
南方日報:林頭鎮如何將河長制制度落到實處?
張劍斌:2016年底,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出臺后,我意識到這是一個改善林頭鎮水環境、修復水生態的機會。
2017年下半年,省、市、區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方案相繼出臺,我們馬上行動,成立河長制工作領導小組。成立了以鎮黨委書記為組長、鎮長為副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制定了林頭鎮實施河長制工作方案,對河長制工作做了詳細的安排部署,明確了目標,細化了措施。
根據區統一安排,結合我鎮實際,明確了林頭鎮所轄3條主河流及其支流、15座水庫均由政府領導班子任河長,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任河段長,同時設立行政責任人、技術責任人、巡查責任人,建立和完善工作臺賬和巡查制度,全面地掌握所管河道周邊的污染源和危險點段,加強日常巡查,并就發現的問題制定整改方案,落實整改措施。
為有效落實河長制,實現河流、水庫無死角全覆蓋,林頭鎮成立1支鎮級護河隊、35支村級護河隊共200多人。鎮級護河隊由河長辦人員、駐村干部組成,村級護河隊由“兩委”干部、黨員、村長、村民志愿者組成,護河隊在河長的領導下,完成每天對轄區河流、水庫全覆蓋巡邏、發現問題及時上報等任務。
作為鎮第一河長,我必須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巡查轄區河道,為其他河長樹榜樣。我曾經算過,一年里我巡河50多次,發現并整治河道問題30多宗。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推動改善林頭鎮各大河道生態環境。在實踐中我們意識到,光有巡護還不行,還要積極爭取政策支持,把林頭河段打造成靚麗景點。
南方日報:林頭鎮在推進十里碧道建設、打造十里河岸景觀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張劍斌:2020年,我們根據省高標準規劃建設萬里碧道部署,在林頭鎮因地制宜,以開展河長制工作、打造“一河兩岸”為突破口,推進碧道建設工作,完成16公里碧道建設任務,通過碧道建設打造成示范點,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綠水青山帶來的幸福生活。
一方面,我們著力打造中小河流治理示范點。鎮黨委、政府以中小河流整治為切入口,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投入2000多萬元資金,把共青河、龍記河打造成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的示范點。2018年1月,全市中小河流治理現場會在共青河好心公園成功舉辦。
另一方面,我們著力打造十里河岸景觀。共投入480多萬元,加固共青河河堤8公里,拓寬河道,清障清淤8公里,建設河堤護欄8公里、綠道4.8公里、棧道2公里,種植樹木、花草超過10萬平方米,清理雜木雜草雜物一大批,安裝特色景觀燈300多盞,水上風車3個,拓寬下游河堤路,并實施黑底化。沿線在新圩村建有共青河好心公園,園內建有王占鰲銅像、小廣場等;在檳榔外坡村還建有百姓舞臺、外坡好心公園、優質蔬果種植基地,打造了“一河兩岸”美麗景觀。如今,共青河檳榔段成為遠近聞名的觀光旅游景點,并帶動相關產業蓬勃發展。2019年12月,茂名市縣域經濟發展交流會在共青河檳榔段召開。
我們還將繼續謀劃統籌周邊林田湖草,兼顧生態、安全、文化、景觀、經濟等功能,用系統思維共建共治,進一步優化生態、生產、生活空間格局,挖掘沙瑯江林頭段沿岸特色水文化、疍家文化、驛道文化,打造集環保、生態、觀賞、休閑、娛樂為一體的河岸景觀,建成廣大人民群眾喜游樂到的美好去處。
南方日報:林頭鎮如何在河道常態化管護上下功夫?
張劍斌:河長制實施以來,我們多管齊下,清理河障和污染源。一是摸底調查畜禽養殖、水面養殖的污染排放情況,清理禁養區所有大小畜禽養殖場,限養區嚴格控制養殖規模,并嚴格實行污水處理及雨污分流和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二是聯合環保、規建部門清理非法排污口11處,清理河道障礙物3處、清理涉河違法建筑2處,組織打撈船、水下挖掘機清理河道淤泥、垃圾、水草、水浮蓮等雜物18公里;三是逐步建立起“戶收集、村集中、鎮運轉、區處理”的城鄉清潔工程運轉機制,農村生活垃圾能及時有效處理,杜絕垃圾入河入庫。
為了加強河道整治效果,我鎮購置了70臺垃圾清運車分發給各村,建立常態化保潔隊和執法隊加強巡河護河,并由政府出資聘請專職河道清潔公司,對四大河段進行日常保潔,清理河道垃圾、水浮蓮、水草等漂浮物,保證河道潔凈,逐步實現河道清理專業化、常態化。
在河道常態化管護上下功夫,我們還要有“三個加強”:
一是加強村級人員的培訓。我們將再次組織相關部門對涉河村的河段長、行政責任人、技術責任人、巡查責任人進行系統的工作培訓,增強他們對河長制工作的熟悉程度,進一步擴寬工作視野,增強業務能力,與時俱進做好做實河長制工作。
二是加強河道巡查和整治。鎮、村兩級要各自按職責開展河道巡查,嚴格管理保護水域岸線,并抓好問題整改落實工作,完善工作臺賬和巡查記錄,對發現的問題做到及時發現、及時上報、及時處理。
三是加強監督提高村民保護意識。在河道治理管護方面將力量普及到自然村級,把村長吸收進護河行列,加強對不文明行為的監督。積極營造“垃圾不進河,污水不入河”的文明宣傳氛圍。
■一線走訪
曾經的臭水河變身網紅河
林頭治水的
“加減法”
走進林頭鎮,大家都會被其轄區內風光秀麗的共青河十里長廊、治理后煥然一新的沙瑯江、龍記河、共青河所吸引。
河岸兩邊各色鮮花競相綻放,遠處隱約可見浮山嶺、鵝凰嶂的美景。“水清,岸綠、景美,走到哪里都很清潔。”正在散步的村民稱贊說。
然而在幾年前,河道兩岸還是一片荒蕪,河中淤泥重重、雜草叢生,水環境狀況惡化,村里的人都不愿意在河邊走動。
變化從河長制實施開始。“2016年底,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出臺后,我意識到這是一個改善林頭鎮水環境、修復水生態的機會。”林頭鎮黨委書記、鎮第一總河長張劍斌回憶。
實施河長制以來,林頭鎮所轄3條主河流及其支流、15座水庫均由政府領導班子任河長,村書記、主任任河段長,同時設立行政責任人、技術責任人、巡查責任人,并成立1支鎮級護河隊、35支村級護河隊共200多人。
要想讓臭河變成景觀河,絕非易事,源頭是治理關鍵,需要做“減法”。林頭鎮先后清理禁養區所有大小畜禽養殖場,清理非法排污口、河道障礙物,組織清理河道淤泥、垃圾、水草、水浮蓮等雜物18公里。逐步建立起“戶收集、村集中、鎮運轉、區處理”的城鄉清潔工程運轉機制,杜絕垃圾入河入庫。
實現凈化后,林頭鎮還對河道進行美化、綠化、亮化,需要做“加法”。正是依托優質的共青河水資源,檳榔村委會建成的林頭人民公園,串聯觀景大草坡、花海、濱河棧道等各個功能板塊,形成獨具特色的十里河灣攝影旅游基地,還建有生態河堤、環園人行碧道、親水觀光平臺、百姓廣場、文體活動中心、農業觀光園及特色城堡建筑,打造了“一河兩岸”美麗景觀。
治水帶來發展“紅利”。共青河檳榔段成為遠近聞名的觀光旅游景點,并帶動相關產業蓬勃發展。2019年12月,茂名市縣域經濟發展交流會在共青河檳榔段召開。同月,因河長制、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成果突出,林頭鎮檳榔村委會獲得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