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有瓷都景德鎮,南有高陂白玉城。”
有著“中國青花瓷之鄉”稱號的大埔縣,是我國四大青花瓷生產基地之一。大埔在宋代以前就開始生產陶瓷,迄今已有800多年歷史,大埔陶瓷以“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罄”的特點飲譽世界。
高陂陶瓷被選為國禮瓷
在大埔縣陶瓷文化產業園富大陶瓷工業旅游區,建筑外墻由密密麻麻的陶瓷碎片拼接而成。除此之外,園區內的門、燈籠、地板……甚至車都由陶瓷鑲嵌而成,讓人仿佛置身于陶瓷世界。
據旅游區講解員小美介紹,旅游區內建筑表面用幾十萬片的青花瓷打造而成。“都是由殘次品陶瓷敲碎后鑲嵌裝飾”。
富大陶瓷工業旅游區不僅是大埔縣陶瓷歷史的見證者之一,同時也是大埔陶瓷文化之旅的開創者。園區集“工業產業+旅游+體驗+研學”于一體,走進園區,可深入了解陶瓷制作過程和大埔陶瓷深厚的文化底蘊。
追尋大埔陶瓷的發展歷程,可以回溯到新石器時代。
據廣東考古工作隊專家對大埔境內挖掘的古墓和古窯址、古陶器進行鑒定,認為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商、周),大埔先民已開始燒制陶器,制作日常生活用品,是中國古代陶器的重要產地之一。瓷器大規模生產,始于宋、興于元、盛于明清。
在800多年的陶瓷生產歷史長河中,勤勞智慧、敢于創新的大埔陶瓷工匠“煅土成金”,創造了許多與藝術相結合的人間瑰寶,積淀了豐富的陶瓷文化,形成了獨特的青花瓷風格。
1986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訪華時,特派英國記者到大埔購買赤山瓷廠生產的45頭“柳亭牌”青花餐具,以及“帆船牌”青花茶具作為訪華紀念品和禮品。大埔高陂的陶瓷還被選為國禮瓷。
從業近60年的縣級傳承人
進入炎夏,天氣燥熱,富大陶瓷工業旅游區內,黃興諾師傅正在專心致志地手拉坯體,豆大的汗珠從額頭沿著臉頰滑落。黃興諾無暇顧及,他的雙手在坯體上行云流水。
黃興諾從16歲開始學做陶瓷,至今有40年,他師從非遺項目陶瓷燒制技藝大埔縣級傳承人羅放榮。而此時,羅放榮正在他的前方修坯。
已步入古稀之年的羅放榮,從事陶瓷拉坯近60年。“年輕的時候,家鄉許多年輕人都從事制陶業,我從小愛玩泥巴,自然而然進入了這個行業。”羅放榮說。
大埔陶瓷的制作過程嚴謹而復雜,沒有幾十年的積累難以稱師傅。
陶瓷由泥漿或泥巴變成的坯體成形主要有4種方法:灌漿、壓注、滾壓、手工拉坯。手工拉坯是其中最難也最有技術含量的一步,通過手掌力和手指力在旋轉的盤上將瓷土手拉成形。
筆者嘗試了一下拉坯,感覺泥像千斤一樣沉重,下了很大力氣也難以將坯體拉上來。“拉坯對手掌用力方式很有講究,不僅要用力氣,還得有耐心,沒有幾年的沉淀是沒辦法做好的。”羅放榮在一旁說。
拉制好的坯體需要放上兩三天自然風干,而后由彩繪師傅在坯體上進行創作,描繪出精美的圖案。
不斷謀求科技創新
非遺項目光德陶瓷燒制技藝大埔縣級傳承人朱建歡,正在工作室里進行彩繪創作,他的工作室里擺放著大大小小坯體。只見他不疾不徐地在已勾勒好的花朵上上色,不一會,嬌艷欲滴的花朵就“綻放”在陶瓷坯體上了。
朱建歡從事陶瓷彩繪也有近40年時間,獲獎無數。“在陶瓷坯體上作畫比在紙上作畫更有難度,因為坯體是曲形的,畫起來更有技術含量。”朱建歡說,他的父親是第一任非遺項目陶瓷燒制技藝的傳承人,子承父業的他也將手藝傳承了下來,“雖然都是老師傅了,但我們一輩子都在學習,就怕哪一天創意枯竭或者跟不上時代的審美要求。”
近期,由朱建歡等師傅制作而成的“發光陶瓷”,獲得梅州市第五屆創新創業大賽(客家工匠獎)二等獎。該陶瓷由稀土制成,在充分吸收陽光后,花蕊可在暗處“發光”,好似暗夜中盛開的花朵,十分驚艷。
“發光陶瓷”的出產便是大埔陶瓷不斷謀求科技創新、重塑“瓷都”品牌的典型案例。
近年來,大埔組織了華南理工大學、嘉應學院、省大埔陶瓷工業研究所、廣東寶豐陶瓷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梅州新馬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等13個單位組建陶瓷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借助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先進科研設施條件、人才資源和科研成果,不斷推動技術創新。
圍繞“大瓷都”的定位,大埔縣形成了以大埔陶瓷文化創意產業園為中心,帶動輻射高陂、光德、桃源、洲瑞4個鎮的陶瓷工業發展格局。同時,依托大埔陶瓷精品展館、大埔陶瓷特色一條街、梅州城區一江兩岸陶瓷畫廊等,全力打造展示和宣傳大埔陶瓷品牌的舞臺。
800年窯火生生不息,如今火焰更旺,發展勢頭更猛,“南國瓷都”有望重塑并超越舊日輝煌。它是傳統風華,更是新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