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12部門聯合印發《進一步推進全省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方案》(下簡稱《方案》),確定生活垃圾分類工作5年目標,旨在不斷提高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值得一提的是,《方案》提出,推動法治化,健全收費機制,按照產生者付費原則,建立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探索提高混合垃圾收費標準。
今年底設區市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全覆蓋
《方案》提出,到2021年底,全省新增生活垃圾焚燒日處理能力5000噸、廚余垃圾日處理能力500噸,力爭城鎮原生生活垃圾基本實現“零填埋”。設區市中心城區建成區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全覆蓋,力爭廚余垃圾處理設施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25%以上。其中,南昌市、宜春市中心城區推進分類中轉站、分類運輸能力建設,初步形成生活垃圾分類閉環體系,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35%以上??h(市)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全覆蓋,繼續擴大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示范實施范圍,推進廚余垃圾處理設施建設。農村地區持續探索垃圾分類減量和資源化利用的方法路徑,在無害化前提下,推動就地減量。14個省級試點縣(市、區)率先在鄉鎮地區實現鎮區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力爭50%的行政村開展試點工作;各市級試點地區參照執行,其他有條件的地區因地制宜整體推進。
到2022年底,設區市中心城區廚余垃圾處理設施全面建成,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30%以上。其中,南昌市、宜春市中心城區建成分類中轉站,推進分揀中心建設,分類運輸能力基本滿足需求,基本形成生活垃圾分類閉環體系,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穩定在35%以上??h(市)公共機構、居住小區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全覆蓋,廚余垃圾處理設施基本建成,推進分類中轉站、推進分類運輸能力建設,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25%以上。14個省級試點縣(市、區)力爭實現行政村基本全覆蓋,落實分類垃圾桶分配到戶。
2025年底全省城鄉生活垃圾分類閉環體系基本建成
到2023年底,設區市中心城區建成分類中轉站、推進分揀中心建設,分類運輸能力滿足需求,初步形成生活垃圾分類閉環體系,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35%以上。其中,南昌市、宜春市中心城區全面建成分揀中心,形成生活垃圾分類閉環體系??h(市)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全覆蓋,廚余垃圾處理設施建成,分類中轉站基本建成,分類運輸能力基本滿足需求,推進區域分揀中心建設,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30%以上。在全省推廣農村垃圾分類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政策和運行體系,各設區市30%以上市、縣(區)開展農村垃圾分類減量和資源化利用。試點地區廚余垃圾處理、可再生資源回收點行政村覆蓋率均達到70%以上。
到2024年底,設區市中心城區形成生活垃圾分類閉環體系,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穩定在35%以上??h(市)區域分揀處置中心基本建成,分類運輸能力滿足需求,初步形成生活垃圾分類閉環體系,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35%以上。各設區市力爭實現農村垃圾分類行政村覆蓋率達到30%以上,落實分類垃圾桶分配到戶,廚余垃圾處理、可再生資源回收點基本實現“一村一點”。
到2025年底,全省城鄉生活垃圾分類閉環體系基本建成,法規約束機制基本建成,城鄉生活垃圾回收利用體系運行良好,垃圾分類氛圍日益濃厚,人民群眾分類習慣初步形成,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在全國勇爭先、作示范。
逐步在產品包裝上設置醒目的垃圾分類標識
《方案》要求,全面加強科學管理,切實抓好生活垃圾源頭減量、穩步提高前端分類投放準確率、完善中端分類收集運輸系統、加快末端分類設施建設、提升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水平、因地制宜推動農村垃圾分類。
推動建立垃圾分類標識制度,逐步在產品包裝上設置醒目的垃圾分類標識。鼓勵和引導實體銷售、快遞、外賣等企業嚴格落實限制商品過度包裝的有關規定,避免過度包裝,可以采取押金、以舊換新等措施加強產品包裝回收處置。落實國家有關塑料污染治理管理規定,禁止或限制部分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和利用。旅游、住宿等行業推行不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餐飲經營單位倡導“光盤行動”,引導消費者適量消費。鼓勵使用再生紙制品,加速推動無紙化辦公。
逐步推行“車載桶裝、換桶直運”等廚余垃圾運輸系統
因地制宜制定相對統一的生活垃圾分類類別,設置統一規范、清晰醒目的生活垃圾分類標志。加快建立與生活垃圾分類相銜接的收運網絡,打通收集“最后一米”,破解運輸最難一關,堅決防止“先分后混”“混裝混運”。逐步推行“車載桶裝、換桶直運”等密閉、高效的廚余垃圾運輸系統,減少裝車運輸過程中的“拋灑滴漏”。
加快推進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和飛灰處置設施建設,有條件的地方,爭取率先實現生活垃圾“零填埋”。補齊廚余垃圾設施和有害垃圾處理設施短板,開展垃圾無害化處理市場化模式試點。推動生活垃圾處理產業園區、資源循環利用基地等建設,優化技術工藝,統籌不同類別生活垃圾處理。生活垃圾中屬于危險廢物的,嚴格按危險廢物處置。
推進生活垃圾收運系統與再生資源回收系統“兩網融合”
提升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水平。持續推進生活垃圾收運系統與再生資源回收系統“兩網融合”,將可回收物納入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體系,實行資源化處理,形成再生資源產業鏈。
鼓勵各地因地制宜選用廚余垃圾處理工藝,著力解決好堆肥、沼液、沼渣等產品在農業、林業生產中應用的“梗阻”問題。推動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行業轉型升級,統籌生活垃圾分類網點和廢舊物品交投網點建設,規劃建設一批集中分揀中心和集散場地,推進城市生活垃圾中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和再生利用。生產加工環節的食品廢棄物和商場、超市過期食品等,應交由具備條件的企業進行資源化回收處理。
按照產生者付費原則,建立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
此外,《方案》提出,努力推動習慣養成、加快形成長效機制。引導群眾普遍參與、切實從青少年抓起、建立健全社會服務體系、營造全社會參與的良好氛圍。
推動法治化和規范化管理、加大資金保障力度、健全收費機制??h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按照產生者付費原則,建立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制定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標準要根據本地實際,結合生活垃圾分類情況,體現分類計價、計量收費等差別化管理,并充分征求公眾意見。有條件的地方探索提高混合垃圾收費標準,積極促進生活垃圾減量。生活垃圾處理費應當專項用于生活垃圾的收集、運輸和處理等,不得挪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