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為什么要熬夜?“雙11”能不能不熬夜?今年“雙11”,為什么不熬夜?有人說,這三個問題代表了“雙11”進化史上的三個代表性節點。
2021年,“雙11”走到第十三個年頭,今年延續去年的“雙節棍”節奏,可以爆買兩波,10月20日付預售款,11月1日—3日為第一波尾款日,11月11日為第二波尾款日。但和去年不同的是,今年天貓、京東等平臺將預售開啟時間從零點提前到晚8點。尤其是京東對游戲規則改得更徹底,11月10日晚8點,離尾款時間還有4小時,就提前將促銷推向了高潮。
與此同時,湊單門檻進一步降低,天貓將滿減條件從去年的“每滿300-40”降至“每滿200-30”,這已經是“雙11”連續第2年降門檻。
湊單門檻降了,參與的商品卻更多了。今年,共計1400萬款商品參與天貓“雙11”打折,其中1000個品牌旗艦店的爆款商品將全部補貼到5折,過去不參加滿減疊加的旅行商品首次可以和日常用品疊加湊單。
13年,消費者從亢奮到疲憊,很多人吐槽去年囤積的面膜、洗發水都沒用完。今年,豆瓣上甚至出現了一支“消費主義逆行者”小組,集結近30萬人,對“買買買”進行反思與審視。
更多網友發出靈魂質問:“能不能回到13年前的原點,直接對折?這么多年付尾款都在半夜,總覺得商家是怕我白天清醒了,把賬算出來。”
給“雙11”做減法,讓規則更簡單才是消費者的心底呼聲。今年,已經有商家徹底歸零,如網易嚴選的“11·11無套路購物節”,消費者不需要湊跨店滿減、不用提前交定金,只買一件產品,也可以得到低價,釋放出轉型信號。
在歷年的電商“怕冷排行榜”上,南京人都會入圍前列,濕冷的天氣,是南京人“躲不掉的魔法攻擊”。今年“雙11”預購,南京人又成為全國最熱衷購買防寒物品的城市。記者對比天氣降溫曲線,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南京人今年手速比降溫來得快,提前備貨的背后,是大數據在推動。
“雙11”前夕,天貓、京東、蘇寧有的追加消費券,有的緊急上線防寒專場,根據氣象走勢引導防寒消費。這波緊急操作的背后,是電商牽手氣象大數據的成果。淘寶、天氣通聯合發布的《秋褲氣象經濟冷知識》 顯示,今年秋褲銷售高峰比往年提前了40天。羽絨服、取暖電子設備等用品提前成為“雙11”熱銷品,僅11月1日當天,暖手寶、暖被機的銷售額同比增長就達到150%、200%。過去兩周,淘寶內“秋褲”的搜索量,是去年同期的5.8倍;成交量同比去年同期增長152%,七成以上是加絨秋褲。大數據一頭指揮市民囤貨,一頭將老百姓預購信息傳遞到工廠。浙江東陽、江蘇常熟等地的加工廠緊急招工,有的廠家甚至還將口罩生產線臨時改為冬裝生產線,為消費者及時送上御寒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