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由南京市發改委(市長江辦)和南報融媒體聯合推出的“走近長江,共享美好”主題活動,持續成為南京市民的熱議話題。記者采訪中意外獲悉,由南報融媒體視頻團隊拍攝制作的兩個視頻,近日在全網刷屏。不少報名參加本次活動的市民,正是看過上述視頻后,對活動給予了更多的期待。
關于長江:
這兩段視頻全網刷屏
這兩個全網刷屏的視頻,分別是《潮起南京》和《與江共生》。記者注意到,在時長為2分57秒的《潮起南京》,以長江南京段為中心,串起南京長江大橋、魚嘴濕地公園、三橋濕地公園等沿江景點,聚焦了江豚、大雁等與江共生的動物。隨著背景音樂從舒緩轉變為激昂,畫面剪輯頻率也隨之加速,河西新城、江蘇大劇院、龍潭港、江北新區等畫面逐一在視頻中亮相,依江發展、蓬勃潮起的南京形象呼之欲出。
“愛了、愛了。我的大南京!”“我大藍鯨龍盤虎踞,鐘靈毓秀之地。”“生在南京,我驕傲!”……透過《潮起南京》,網友們紛紛表達對南京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與江共生》全長4分47秒,拍攝者精心挑選了云南省、四川省、重慶市、湖北省和南京市5個長江經濟帶覆蓋省市,通過滇金絲猴、大熊貓、麋鹿、黑鸛、江豚等5個上述省市所對應的小動物的視角,用當地方言表達出對長江的喜愛,再加上輕快又極具跳躍感的背景音樂,淋漓盡致地展現了長江生態的和諧之美。
“通過南京日報、南京發布等官微、視頻號,《潮起南京》和《與江共生》我都看過,身邊也有很多朋友看過,朋友圈都刷屏了。這么精致的片子,拍攝者很用心地把南京的美和長江的美,通過不同的視角表達了出來,讓我們更加熱愛這個城市,也對保護長江有了更多的責任。”市民王先生說,本周五下午,作為市民代表之一,他將與長江有個“約會”,暢享視頻里山水城林和諧相融的長江新畫卷,“看了視頻更期待了!”
市民劉女士則因工作錯過了活動,“前幾天工作比較忙,沒怎么注意相關新聞,后來看到的時候報名已經截止了,好遺憾。還好有這兩部視頻,小屏幕里也能欣賞大藍鯨和長江。”
《與江共生》:
動物“夸夸群”里的長江生物多樣性
今年,結合沿江城市聯動的方式,我們6位小伙伴花半個多月時間,最終完成了創意產品《與江共生》。”南報融媒體紫金山編輯部傅超杰說。
記者了解到,在整理此前的相關視頻資料時,傅超杰和同事們發現,長江大保護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天更藍了,水更綠了,生態更好了,尤其是沿江的瀕危保護動物越來越活躍了。“作為經濟最為繁榮的長江經濟帶城市群,我們實施了長江‘十年禁漁’計劃,系統實施瀕危物種拯救工程,多種瀕危野生動植物得到了有效的保護和恢復,這不就是體現長江流域生物多樣性保護最為鮮活的例子嘛。”傅超杰說。很快,沿江城市代表動物“夸夸群”的想法得到了團隊的一致認可。讓5個省市代表性動物通過自夸的口吻,介紹自己城市擁江發展的成績。而用各地方言的表達,不僅更具當地元素,也增加了視頻觀賞過程中的趣味性。
傅超杰告訴記者,方案敲定后,半個月時間里,他們與麗江日報、宜人宜賓客戶端、上游新聞客戶端和長江日報報業集團達成合作,選定了滇金絲猴、大熊貓、麋鹿、黑鸛、江豚五個小動物作為各城市的代表動物。“用小動物的第一視角結合方言的表達形式,也是一次新的嘗試。制作之初,我們也有些忐忑,反復斟酌畫面內容,還觀看了多部動物紀錄片進行學習,尋找更能展現這些動物真實生活的角度進行剪輯,以期達到最佳效果。”
用心的制作獲得了網友的一致認可。據悉,《與江共生》11月15日在紫金山新聞客戶端首發后,隨即被多家網站和客戶端轉發,目前全網閱讀量500W+。
《潮起南京》:
連續兩年拍攝,90后記者鏡頭里的美麗江景
滔滔長江,一輪紅日緩緩升起,金粉色的朝霞幾乎鋪滿了天空。但想要拍攝到壯觀的景色卻并不容易。南報融媒體記者丁劼凌晨三點就出了門,在事先踩好的點位守了幾個小時方才幸運地抓拍到,這一幕也成了《潮起南京》的開場鏡頭。
一部3分鐘的短片,丁劼拍了兩年。守候幾小時只為幾秒鏡頭,這對他來說太常見了。是什么力量讓他堅持下來?“我本身就是南京人,對長江非常有感情,現在自己又從事攝影宣傳相關的工作,自然而然就想到了要用鏡頭留下點什么。”丁劼回憶,2019年,他在多次采訪拍攝中留意到江邊捕食的鳥類越來越多,當時他下意識地多拍了些素材,后來回看發現畫面實在太美,就萌生了要記錄下這一切的想法。
此后,在沒有拍攝任務的周末,丁劼便會自己默默地背著器材在一個個沿江景點徘徊、蹲守。今年年初,在江豚廣場,為了拍到“微笑天使”與長江大橋同框合影,他從中午紅日高懸等到了夜幕降臨,“當時很幸運了,一次就拍到了。以前守大半天結果無功而返的情況經常有。不過這主要歸功于現在長江的生態環境真的好了很多。江豚出現的頻率明顯提高了不少。”丁劼告訴記者,雖然很多鏡頭拍攝得很辛苦,但守在鏡頭前,看著美麗的江景,也是一種享受,“經常會被美到、被震撼到,心情也會舒緩很多。所以也希望能夠通過鏡頭把南京江景的這份美留下來、傳遞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