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市民關注的大鐘亭公園,在經過兩個多月的改造提升后,昨天重新開放,再現金陵城“晨鐘暮鼓”遙相呼應的景致。原來的多處道路臺階被改造成無障礙坡道,小青磚路面代替了原有的大理石路面,增加了游玩舒適度,也更加古色古香了。
記者看到,改造提升后的公園煥然一新,為市民游客提供更優質的游園體驗與服務。此次工程以道路改造為重點,同時對噴泉池及園內給排水系統進行調整。去掉原有的多處道路臺階,將主體道路改造成無障礙坡道,減少老年游客和幼童摔跤風險。使用小青磚七字形路面替代原有的大理石路面,契合園區古文物鐘亭的明清風格。
此外,公園還在鐘亭邊增設消防栓一個。“去年我們在市文旅局支持下,對鐘亭外立面進行了保護性維修,對破損老舊亮化線路及燈具進行了更換。計劃明年結合公園二期道路出新,在鐘亭邊增設多媒體設施,宣傳文物保護知識。”南京市花卉公園管理處大鐘亭公園主任謝銀樓表示。
歷史上以“晨鐘暮鼓”而聞名的大鐘亭公園,早在1956年就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大鐘亭內懸掛著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鑄造的一口紫銅鳴鐘,這口鐘高3.56米、口徑2.3米、重達23噸,聲音洪亮,數里可聞,大鐘亭因此得名。清康熙年間鐘樓倒塌,僅存這口鐘,半陷于土中,俗稱倒鐘廠。光緒十五年(1889)江寧布政使許振袆在此建亭懸掛,亭為重檐六角攢尖式,以六根鐵柱支撐,上架六角交叉梁,大鐘懸掛其上。這口紫銅鐘,與鼓樓呈犄角之勢,晨鐘暮鼓,遙相呼應。
“鐘鼓樓在古代算是一個城市的標配,朱元璋定都金陵,作為首都的鐘鼓樓肯定要彰顯皇家氣派。當時鑄一口這么巨大的鐘,是很不容易的,先是建了一個鐘樓,然后在旁邊造了一個鑄鐘廠,據說歷經3年才鑄就了這口鐘。這口鐘如此龐大,其重量在全國現存的古鐘里,都能排進前三名。”謝銀樓告訴記者,當時一共鑄了三口鐘,其中兩口損毀了,僅存這口最大的鐘。“平時敲小鐘,用來報時用,所謂‘晨鐘暮鼓’。只有重大事件時,才可以敲大鐘,聲音可以傳到十里外,整個金陵城都能聽見。”
大鐘亭公園內還有一座三姑殿,與銅鐘均為省級保護文物。據傳說,朱元璋下令丞相在十天之內鑄成一口紫銅鳴鐘,由于紫銅很難找,眼看大限將至,原料還未備齊。到了第九天夜里,丞相召集家人交代后事,準備以此謝罪。他的三個女兒為救爹爹,換上紫衣,跳入火爐,化身為這口有著蓮花瓣紋、云紋和波浪式卷角的紫色銅鐘。后人把此鐘稱為神鐘,并以此建“三姑殿”。
大鐘亭公園雖然面積不大,但環境清幽、古韻悠然,且位于鼓樓廣場東北側,是不少市民健身休閑的好去處。今年以來,部分市民反映大鐘亭公園道路出現了局部斷裂破損,且臺階較多,老人和幼童易摔跤。公園管理方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對內部基礎設施進行改造提升,工程于9月初開工。昨天,完成改造提升后的大鐘亭公園重新開放,應防疫要求,目前開放時間為每天9:00—16:00。
據透露,接下來,公園管理方還將進一步挖掘大鐘亭背后的文化內涵,講好這口古鐘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