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在摩洛哥馬拉喀什召開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72屆執行理事會上,2021年(第八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公布,中國江蘇省里運河—高郵灌區、江西省潦河灌區、西藏自治區薩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統3個工程全部申報成功。至此,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已達26項。水利是農業的命脈。在以農為本的古代中國,古人在數千年的治水實踐中,建造了眾多水利工程和設施,留下了寶貴的物質和精神財富。古代的灌溉水利設施有哪些智慧?當代的農田灌溉設施又有哪些變化?
能入選“世遺”的工程
都是同時代的“奇跡”
什么樣的灌溉工程才能戴上“世遺”的桂冠?
國際灌排委員會秘書長阿什溫·潘迪亞曾表示,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必須是灌溉農業發展的里程碑,其工程設計、建設技術、工程規模、引水量、灌溉面積等領先于工程所處時代,在促進當地農業發展、糧食增產、農民增收、減少貧困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正如中國灌溉工程所展現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項目在其修建年代往往是創新或奇跡的代名詞,為當代灌溉工程理論和發展提供了廣泛助益和深刻啟示。”
去年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的浙江金華婺城白沙溪三十六堰即是如此。金華古稱婺州,地處丘陵,缺水干旱歷來是農業豐收的最大威脅。公元27年,東漢輔國大將軍盧文臺率部36人歸隱此地,在白沙溪上筑堰,名白沙堰。此后百余年的時間里,其部下及后人陸續建成了橫跨45公里、水位落差168米的三十六座堰,覆蓋了白沙溪的全部流域。
古人用一項工程,把缺水干旱的丘陵地帶變成了中國歷史上重要糧倉之一。通過該工程引水灌溉帶來了巨大的效益,受益農田27.8萬畝,三十六座堰中至今仍有19座堰在發揮作用。
剛剛成為江蘇省首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的里運河—高郵灌區,位于高郵市境內。里運河肇始于春秋時期的邗溝,里運河—高郵灌區通過閘、洞、關、壩等水工設施,連通了高郵湖和高郵灌區,實現了水在“高郵湖—里運河—高郵灌區”之間的調配,兼顧了灌溉和漕運兩大功能。
“湖—河—灌區”是開放的復雜系統,從蓄水、調水、漕運、配水到灌溉,是協調運行的有機整體,實現了動態平衡,通過閘、洞、關、壩等水工設施實現水系連通,促進了區域生物多樣性,詮釋了“天人合一”、人水和諧的可持續發展理念。據了解,此工程遺產是我國古代巧妙利用河湖水系、合理調控河流湖泊,水系連通工程的典范,也是系統論思想在古灌溉工程中的成功實踐。
如今,伴隨著科技進步,這些傳統灌溉工程技術似乎已不再處于時代潮流之先,然而在科學合理的繼承與發展中,一些技術,如渠道防滲技術、塘堰技術、海塘工程技術等,依然對促進農業生產和社會進步起著重要作用。
灌溉不用滿田跑
科技助力“智慧”種田
當代農業生產灌溉已與古代不同。南京與金華一樣,多丘陵地形。而如今,一塊塊平整方正的高標準農田成為農村的亮麗風景,在農業科技的加持下,農業生產也越加便捷。
南京市高淳區椏溪街道鎮南社區一片高標準農田前,記者看到,田間輸水由埋設于地下的管道取代了明渠,泵站從河道抽水上來,像自來水一樣閥門一開,潺潺流水瞬間朝著田地遠處奔去。承包戶徐海波介紹,以前灌溉靠人工拖著管子往田間跑,好點的就是扛著鐵鍬滿田跑著開口子,現在不少的高標準農田間,每四五百畝就會有一個泵站。澆地不費力、排水不用愁,實現了節水高效、旱澇保收。
“對于水稻田來說,現在比較常見的農業生產灌溉手段,主要是管道輸水灌溉和渠道輸水灌溉,未來還會朝著自動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河海大學農業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繳錫云告訴記者,實現智能化灌溉以后,不需要人工干預,系統會根據田間水分狀況,融合天氣預報,根據作物需要,形成決策方案,自動控制灌溉時間、水量,精準調控、科學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