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是第八個世界土壤日,主題為“防止土壤鹽漬化,提高土壤生產力”。當天,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舉辦的相關學術交流活動中,土壤學家提出,要從開發節水治理技術、培育耐鹽堿植物等方面入手,以新路徑精準治理鹽漬土,為地球“護膚”,讓鹽堿地變良田。
土壤是地球的皮膚,維持著陸地生命的存續。土壤也是不可再生資源,一千年時間才可能產生2-3厘米的土層。“當今世界,人口在增長,城市在擴張,氣候在變化,我們迫切需要健康的土壤為人類生存和發展提供支撐。”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土壤學會理事長張佳寶說,全球范圍內,土壤鹽漬化已成為土壤退化的一個重要問題,呼吁社會各界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保護土壤安全。
土壤鹽漬化是可溶性鹽分在土壤中積聚,導致土壤基本特性惡化和質量下降的過程。受不同程度鹽、堿物質影響的各種類型土壤稱作鹽漬土或鹽堿土。“全世界有100多個國家分布有不同類型鹽漬土,我國鹽漬土約占世界鹽漬土總面積的十分之一。”南京土壤所研究員楊勁松說,江蘇的鹽漬土壤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和徐州淮陰的黃河古道地區。
經過幾代土壤學家的共同努力,我國目前已形成一批較為成熟的鹽漬障礙土壤的治理與防控關鍵技術。作為中國土壤科學的發源地和研究中心,南京土壤所一直肩負著為中國農業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服務的重任。近期,該所科技人員著重開展了鹽堿地生態治理與氮磷養分增效理論與技術研究,建立了重度鹽堿地“牛糞有機肥+耐鹽綠肥”雙肥驅動快速增碳培肥技術,創建了鹽堿地工程——生態治理利用集成技術模式,實現了鹽堿地治理利用過程的節水控鹽、養分增效、生態友好協同,提升了耕地質量和土地產能。
楊勁松告訴記者,在鹽堿地治理利用方面,仍存在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比如,鹽堿區淡水資源緊缺對鹽堿地治理的制約,既耐鹽堿又能高產的優良作物或經濟植物品種還有待選育等。“今后要進一步拓展和創新鹽堿地開發利用的思路和技術。”他提出,要重視鹽堿地的精準治理和生態治理,一方面重點突破高效節水與咸水安全利用的鹽堿地開發利用技術,鹽堿地養分增效控排減污生態治理技術等,從而實現鹽堿障礙消減,提高土壤質量;另一方面挖掘本土耐鹽作物、創新耐鹽種質資源,拓展耐鹽堿植物的適生種植來開發利用鹽堿地的技術,縮短鹽堿地改良進度,擴大耕地面積,有效支撐耕地保護和糧食產能的提升。
12月4日,中科院南京土壤所開展世界土壤日科普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