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省繼河長制之后的又一項重大制度改革,連日來,廣東全面推行林長制正持續發力。截至目前,全省大部分地級市已印發了實施(工作)方案。翻閱廣東省《關于全面推行林長制的實施意見》,以林長制促“林長治”的特征貫穿于全文之中,這得益于我省數年來的持續探索。
記者了解到,為確保林長制在全省順利推行,自2019年起,廣東省林業部門“組團”調研兄弟省份,并在全省4個縣(市、區)開展了為期一年的林長制試點,為全省全面推行林長制積累經驗。其中,試點地區探索“林長+檢察長”等新機制將在全省推廣,以改變林業工作依靠“單兵作戰”的局面。
全國調研促《實施意見》出臺
繼2017年安徽、江西等省先后探索推行林長制后,我省在2018年也正式提出“全面實施林長制”。2019年,省林業局派員組成調研組,分別前往粵東粵西粵北和珠三角開展專題調研,充分了解基層的情況,并分赴廣西、安徽和江西等兄弟省份學習考察林長制推行情況;今年1月,我省收到中央《關于全面推行林長制的意見》文件后,省林業局牽頭抓好中央文件貫徹落實,抓緊出臺我省實施意見。日前,廣東省《關于全面推行林長制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正式印發。
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陳俊光介紹,經過前期充分調研,我省高規格高標準抓貫徹落實,在全國高位設立雙總林長。截至2021年11月底,全省已有13個地級市和46個縣(市、區)印發了實施(工作)方案,明確由地方黨政一把手分別任第一林長和林長;全省設立各級林長31451名,聘用護林員31972名,落實各級監管員14038名;落實各級財政資金1.06億元。
我省在全面構建五級林長體系的同時,謀劃部署了重要生態區域建設、森林資源保護管理、碳中和林業、高品質森林生態產品供給、森林城市群品質提升、林業助力鄉村振興等六項行動計劃,并與《廣東省林業保護發展“十四五”規劃》相銜接,這是新一輪綠化廣東大行動的拓展提升,更是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的實踐探索。
作為我省繼河長制之后的又一項重大制度改革,2021年8月,《實施意見》順利通過審議審查和備案,并正式印發在全省實施。而早在2019年,廣東就已在粵東粵西粵北和珠三角分別選定梅州平遠縣、茂名化州市、韶關翁源縣、廣州增城區開展為期一年的林長制試點,探索建立縣、鎮、村三級林長體系,為全省全面推行林長制積累經驗。
省內試點探索治林新機制
在華南農業大學教授陳世清看來,林長制的實質是責任制,全面推行林長制就是要通過壓實地方黨政主要領導同志主體責任,實現林業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促進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通俗地講:‘林’是治理對象,解決治理什么;‘長’是治理主體,解決誰是治理責任主體;‘制’是治理方式,解決如何保障治理責任主體履行主體責任。”陳世清說。
以林長制促“林長治”,在廣東的先期試點中已得到相應體現。
以試點地區之一的梅州市為例,梅州市委常委、副市長曾永祥告訴記者:“目前,梅州已建成市縣鎮村四級林長體系,四級林長辦全部掛牌運行,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擔任總林長,分管負責同志擔任責任區林長,掛村干部擔任林管員,每3000至5000畝落實一名護林員,實現林長責任區域全覆蓋。”2019年以來,該市已形成一套系統、完整、科學的林長制治理體系,各級林長人數達到8639人。
梅州制定出臺督查、考核、巡林等“1+N”系列文件,系統謀劃生態提升、資源保護、林業經濟三大工程,充分發揮森林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綠色發展新動能正不斷被激發出來。
目前,梅州市已落實責任面積1784.15萬畝,實現100%全覆蓋,并在此基礎上完成高質量水源林工程27.7萬畝,大徑材培育示范基地建設4.42萬畝,中幼林撫育40.41萬畝,森林質量大幅提升。“今年將完成7.6萬畝油茶低產林改造,林業新興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曾永祥說。
當下,梅州正逐步探索“林長+檢察長”“林長+警長”等模式,而其他試點縣(市、區)林長制工作也各有進展?;菔薪枇?ldquo;森林資源一鍵通”APP平臺,構建森林、濕地資源“一張圖”動態監測體系;翁源縣共完成7000畝碳匯造林、19000畝碳匯林撫育、13公里高速公路景觀林帶建設和10公里萬里碧道建設……“開展林長制試點工作后,非法占用林地、亂砍濫伐林木的現象都大幅下降,雖然工作艱辛,但看到變化后我們很開心。”增城區護林員何燕輝說。
多項制度設計體現廣東特色
兄弟省份的成功經驗和省內一年多的試點,為我省全面推行林長制積累了寶貴經驗,也為后期《實施意見》的制定出臺提供了有力依據。省林業局相關負責人透露,下一步將著重從堅持黨政同責、理順工作機制、加強部門協作、嚴格檢查督導、拓寬信息渠道共5個方面推進工作。
“特別是將加強基層基礎建設,有效保障基層管護人員合理待遇,做到事有人做、林有人護、責有人擔。”上述負責人說,今年底,廣東將按照要求對各地2021年的林長制實施情況進行督查評估,并從2022年開始將按年度和任期實行量化考核,考核結果作為有關黨政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重要依據。
記者了解到,“林長+警長”“林長+法院院長”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林長制將在全省逐步推廣。通過探索創新森林草原資源保護工作機制,廣東有望打破以往森林資源保護發展工作主要依靠林業部門“單兵作戰”的老傳統,形成上下聯動、部門協同、群策群力的良好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實施意見》在廣泛吸收各地經驗的同時,也充分突顯“廣東特色”。比如,綜合考慮廣東地形地貌和森林草原濕地等生態系統完整性,在全省以市級行政區域為單位,區劃了鼎湖山、南嶺、陰那山、羅浮山、蓮花山、云開山6個具有代表性的生態區域作為省級林長的責任區域,通過緊密聯系西江、北江、韓江、東江、榕江、鑒江6個流域范圍,構建以主要山脈+流域建設為主體的空間治理格局,體現了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分區施策、綜合治理原則。
此外,《實施意見》還提出健全南粵古驛道活化利用工作機制,提升古驛道生態修復質量。相關負責人透露,在林長制全面推行后,將在全省已活化利用的18條(28段)古驛道兩側1千米范圍內的林地以及沿線鄉村綠化用地,統籌開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將古驛道沿線區域建成生態修復綜合治理示范區。
“特別是對擬劃入南嶺國家公園建設范圍的古驛道,將根據其不同地質地貌和環境類型,采取合理的生態保護修復治理措施,以構建‘點、線、面’相結合的多層次復合型自然與文化整體保護體系。”相關負責人透露,結合《實施意見》的出臺,將繼續保障落實資金,在韶關、河源、潮州等國家“雙重規劃”范圍內,開展南粵古驛道沿線造林、退化林修復和封山育林,并以科技研究成果和示范項目成效推動各地更好開展古驛道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提升南粵古驛道保護修復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