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東盟合作前景可期(專家解讀)
近日,第18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在廣西南寧落下帷幕。中國—東盟博覽會秘書處秘書長王雷在閉幕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本次盛會共組織簽訂國際、國內合作項目179個,總投資額超3000億元人民幣,較上屆增長13.7%,簽約項目總投資額創歷屆之最。本屆盛會共舉辦148場線上線下經貿活動,東博會框架下系列高層論壇26個,涵蓋產業鏈、產能、海關、衛生等多個領域。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刊文稱,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中國也穩穩地成為東盟的主要貿易伙伴。在后疫情時期,建立經貿關系尤其重要。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報道稱,在第18屆中國—東盟博覽會開幕式上,新加坡副總理王瑞杰發表視頻致辭時表示,盡管受制于新冠肺炎疫情,但東盟和中國之間的貿易比去年有所增長,雙方都將從建立更緊密的經濟聯系中受益。新中(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旗下的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有潛力成為惠及本區域的另一條貿易路線。
今年是中國和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30年來,雙方共謀地區和平穩定,推動地區發展繁榮,樹立了亞太地區合作的典范。
隨著中國對外開放步伐不斷加快,中國與東盟全方位合作也日益深化,成績單更加亮眼:一是政治互信基礎更加堅實,安全合作有條不紊推進;二是經貿合作突飛猛進,貿易額增長了幾十倍,一大批重大項目穩步實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成為維護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的重要力量,貨物貿易、投資貿易、服務貿易和機制建設等領域都取得了不俗成績;三是人文交流領域不斷擴大,覆蓋面也越來越廣,即使疫情期間,雙方的線上交流也保持在高水平狀態。
30年來,中國與東盟合作取得顯著成績,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一是在政治上遵循大小國家一律平等原則,相互尊重,為雙方對話創造了良好的政治氛圍。當遇到分歧時,雙方不是擴大矛盾,而是擱置分歧,聚焦做大合作的大蛋糕;二是注重完善創新型合作機制建設,使雙方的合作保持了良好慣性;三是人文交流不斷深化,民心相通的程度越來越深,為深化合作奠定了堅實的民意基礎。
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都是雙方合作的重要機制化平臺。中國和東盟一方面通過展會、峰會和論壇等形式,展現中國和東盟相關國家之間經貿往來的實際動態;另一方面,通過搭建平臺,促進市場主體加強溝通交流,凝聚更多共識,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持。
第18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的主題為“共享陸海新通道新機遇,共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陸海新通道最初是由中國和新加坡共同提出的一條南向大通道,后來成為中國與東盟合作的重要抓手。共享陸海新通道,可以為建構一個互聯互通的體系打下堅實基礎,極大降低貨物貿易的成本,提高雙方經貿往來的效率?;ヂ摶ネㄊ菢嫿ㄖ袊獤|盟命運共同體的一個重要抓手,而共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是中國和東盟國家共同追求的目標。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經濟,也給中國和東盟的合作帶來嚴峻考驗。但無論是合作抗疫還是經貿往來,中國和東盟的表現都令世界刮目相看。一方面,疫情發生后,中國和東盟在醫療物資、抗疫經驗和疫苗供給方面加強合作力度,共同抗擊疫情;另一方面,通過開辟綠色通道和快捷通道等,提高貨物通關速度,帶動雙方經貿合作逆勢上揚。疫情之下,中國和東盟用實際行動表明:越是危機時刻,雙方合作的動能越強勁。
面向未來,中國與東盟合作的前景值得期待:一是通過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推進一系列互利共贏的合作項目落地實施,實實在在惠及相關國家民眾;二是深化抗疫合作,加強公共衛生能力建設,在疫情催生的新業態上加強產業對接,創造更多機遇;三是隨著RCEP順利推進,中國和東盟將迎來更廣闊的合作空間,如海洋經濟、清潔能源、數字經濟等領域;四是繼續利用好中國—東盟博覽會等平臺,深化務實合作,推動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
(本報記者賈平凡采訪整理)《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1年09月20日第 10 版)【編輯:卞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