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寧波10月24日電(記者 李典)共富路上,農業是不可缺席的一環。時下,不同于傳統農業“套路”的新型農業,正開啟另一種賦能共同富裕夢想的可能。
農用無人機在稻田上飛行、種植戶開著收割機收割水稻、游人在阡陌之中感受鄉野之美……位于浙江寧波鎮海的稻海糧倉田園綜合體,向人們呈現出一種新穎、立體、多元的農業振興路徑。
立體農業成為當地致富秘訣 岑思懿供圖“稻蝦共生” 立體農業鋪就致富路
秋收時節,走進九龍湖鎮田楊陳村,數千畝金燦燦的稻田隨即映入眼簾。近年來,隨著政策引導和觀念變化,一處3200畝規劃區塊的角色隨之發生改變:從原先當地的主要糧食生產基地,擴容成為立體化的稻海糧倉田園綜合體。
何為立體農業?其中關鍵之一便是農業生產結構的立體化,即由農業的糧食單一經營轉變為綜合經營和立體經營,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的開發方式轉化。
在鎮海,首先改變的,是農戶們的生產模式。隨著當地持續加大農業設施投入,并向農戶推廣良種良法種植技術,原本只靠種稻賣米賺錢的種植戶嘗試著搞起了“稻蝦共生”。
將龍蝦投放進稻田,養蝦和種稻同時進行……種植戶俞利君告訴記者,“稻蝦共生”帶來除草、驅蟲、肥田等方面的優勢,不用施肥、不用打藥,就能種出口感上乘的稻米。
俞利君說,她種植的“滬軟1212”稻米獲得了寧波市“最好吃稻米”評選的金獎。此外,養殖的龍蝦還能供游客休閑垂釣,這讓俞利君的錢袋子更鼓了。
“過去單靠早稻、晚稻兩季稻米,每畝收入一千元;‘稻蝦共生’以來,稻米的品質更好了,賣價更高,每畝收入達一萬元左右?!笨粗磕晔杖搿肮澒澑摺?,俞利君喜上眉梢。
種植戶開著收割機收割水稻 岑思懿供圖田園文化賦能 鄉村野趣引客來
從空中俯瞰稻海糧倉田園綜合體,不同顏色水稻組成的耕牛、兒童等圖案躍然于稻海巨畫之上,盡顯鄉野之美。
鄉村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和土地資源,發展鄉村旅游,將人文、自然、經濟資源進行整合,是實現鄉村振興的有效路徑之一。今年6月開始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中亦提到,支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科技園、農村創業園、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重點村鎮等地建設。
深知“農業興、百業旺”之理,當地在思考立體農業如何惠及更多農民時,提出了結合“稻文化”精品線建設,通過農文旅融合拓展種植戶增收渠道。
“我們推出了稻田文化藝術季,每周都安排了主題活動,包括稻田親子游、農事體驗、民俗藝術展示、稻田音樂節等?!本琵埡偢辨傞L黃錦鋒告訴記者,當地農民將會手把手教游客割稻子、打谷子、做草帽,參與稻田抓蝦。
農文旅融合,讓連綿的水稻田成了農民”看得見、摸得著”的“聚寶盆”。黃錦鋒說,有了稻海糧倉的成功建設經驗,該鎮還開發了不少農業觀光和農田體驗項目,將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增收途徑。
立體化的農業種植,農文旅融合的特色建設——這是浙東稻海糧倉得以蛻變的秘笈,亦向外界展示出縱深發掘農業潛力的另一種思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