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播+ 近日,《新聞聯播》播發消息,針對多地降溫、煤炭價格快速上漲等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多部門部署能源保供穩價重點工作。
目前,各地已核增一批生產煤礦,全國統調電廠存煤近8800萬噸,比月初增加900萬噸以上;推動煤電機組應發盡發的同時,促進水電、核電、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發電多發滿發;堅決限制落后產能的高耗能項目用電,堅決做到限電不拉閘、限電不限民用。一系列“組合拳”重磅出擊,確保能源安全穩定供應,人民群眾溫暖過冬。
能源是現代社會的“血液”,是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物質基礎,是實現經濟增長的動力引擎。
近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董事長辛保安在2021能源電力轉型國際論壇上表示,2020年中國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約為27%,預計2030年、2060年將分別提升到39%和70%。
假如,我們生活中消耗的能源70%來自電,這意味著什么呢?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我國的主要能源有哪些?
長期以來,我國推進能源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能源供應保障能力不斷增強,如今基本形成了煤、油、氣、電、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輪驅動的能源生產體系。
其中,可以進行商業性大規模開發供給的一次性能源主要有煤炭、天然氣、原油、核電、水電、新能源。煤炭作為我們所熟知的化石能源,目前仍是我國的主體能源。
今年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提出,要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拿出抓鐵有痕的勁頭,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
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仍然處于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階段,而碳減排既是氣候環境問題也是發展問題。實現“雙碳”目標,毋庸置疑是一場“硬仗”。
受我國能源資源稟賦特點影響,新中國成立初期,煤炭占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90%以上。經過多年不懈努力,煤炭占我國能源消費總量比重總體呈下降趨勢。
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煤炭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為57.7%,比2012年降低10.8個百分點;天然氣、水電、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為23.4%,比2012年提高8.9個百分點。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為推進能源綠色發展,中國一方面大幅提升煤炭清潔開采和利用水平,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清潔煤電供應體系,另一方面大力開發天然氣、水電、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推進終端領域電能替代,以電代煤、以電代油,穩步提升全社會電氣化水平。
“十三五”以來,我國非化石能源消費增量已占到一次能源消費增量的40%,較“十二五”期間的增量占比上升了14個百分點。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不斷優化,正在加快從“以煤為主”向“清潔化、多元化”發展。
能源轉型是一場深入的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煤炭成為全球最主要的能源基礎;第二次工業革命,石油取代煤炭成為人類新的能源基礎。
中國錯過了石油時代,但幸運的是,沒有錯過新電力時代。當前,我國已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電網,截至2020年底,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分別連續16年、11年、6年和3年穩居全球首位,全部可再生能源裝機世界第一,供電可靠性、安全運行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電網一頭連接著能源生產,一頭關系著百姓冷暖。終端電氣化,變化正在發生。實現“雙碳”目標,過上綠色低碳新生活指日可待。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