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籃子”拎著吃力:10月菜價瘋漲,豬肉也悄悄反彈了
日常居家做飯的上海市民應先生,最近突然發現蔬菜價格大幅上漲,一公斤四季豆原先12元,現在竟然漲到了20元,漲幅達到近七成;每天都要到市場買菜的成都市民李先生,也明顯感覺到菜價的大幅上漲。
每年的秋冬季是農產品消費的傳統旺季,今年受前期不利天氣的影響,有地方的蔬菜價格甚至出現同比接近200%的漲幅。與之同時,前期跌跌不休的豬價,十一假期后也迎來一波大漲,反彈將近50%。
一東一西兩位“家庭煮夫”的感受,并非部分地區才有的現象,而是國內“菜籃子”農產品價格大漲的縮影。
作為“菜籃子”的重要組成部分,蔬菜、豬肉的價格上漲,影響著老百姓的日常生活。10月20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稱,下一步,將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抓好秋季蔬菜生產,切實保障“菜籃子”產品生產供給。
從宏觀經濟來看,10月以來,蔬菜價格的快速攀升,或將帶動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食品數據回升。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今年前三季度CPI總體穩定,但受國際國內多重因素影響,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則持續上漲——9月PPI同比上漲10.7%,創有數據記錄以來的新高,繼2008年后再度升至10%以上。
“菜比肉貴”
近期,全國多地蔬菜價格大幅上漲,甚至出現“菜比肉貴”的現象。據央視財經報道,在浙江樂清的菜市場,荷蘭豆、秋葵等常見蔬菜,每公斤價格都在20元以上。對比來看,據農業農村部“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價格信息系統”監測,10月15日至10月22日這一周,豬肉價格為19.73元/公斤,環比上漲10.2%,但同比仍為下跌54.7%。
蔬菜的單品價格上漲,只是蔬菜整體價格上漲的一個側面。根據“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價格信息系統”,全國286家產銷地批發市場19種蔬菜平均價格為4.87元/公斤,環比上升11.6%,同比上升27.4%。在監測的19種蔬菜價格中,菜花、茄子、菠菜、豆角和芹菜的價格環比漲幅較大,幅度分別為26.9%、20.3%、17.5%、16.8%和16.7%。
10月20日,據蘇州市南環橋市場統計,綠葉類蔬菜整體出現量減價增的趨勢。青菜、空心菜、小白菜等蔬菜價格,與上周同期價格相比,均呈現50%左右價格上漲。
根據廣東省汕頭市農副產品批發中心市場的數據,10月16日至10月22日這一周,市場蔬菜均價比上周持續上漲。在市場統計的50種蔬菜中,總的綜合平均價為7.46元/公斤,比上周平均價格6.21元/公斤上漲20.13%。
其中,43種蔬菜價格上漲,2種蔬菜價格下降,5種蔬菜價格持平。在同比上周價格上漲的蔬菜品種中排名靠前的是,菠菜漲96.57%、莧菜漲60.52%、西蘭花漲58.36%。
10月21日,太原市河西農產品有限公司10月份所統計的28個蔬菜價格顯示,10月份前半月蔬菜平均價格為4.13元/公斤,環比上漲了15%,所統計的28個蔬菜品種中23個蔬菜品種上漲,呈現“漲多跌少”的局面。在上周上漲較為明顯的蔬菜中,有些葉菜價格甚至同比上漲接近200%。比如,油菜5.96元/公斤,環比上漲19%,同比上漲180.5%。
在東北,根據齊齊哈爾華博市場統計,9月,因今年南方受災蔬菜的貨量減少,價格整體呈上升趨勢,其中黃瓜和葉菜等價格上升幅度較大。
瘋漲的背后
蔬菜價格上漲的背后,雖然具體原因不同,但總的原因離不開蔬菜產區近期的不利天氣。比如,在汕頭地區,受北方多地蔬菜產區降溫、降雪等環境影響,上周外埠蔬菜來貨量較大幅度減少,價格普遍上漲,銷售行情好。比如,山東青瓜批發價一度達6.50元/斤、遼寧白蘿卜批發價達3.00元/斤,均創歷史新高。
再比如,在太原地區,山西整個國慶假期出現了大范圍、長時間的連續降雨連綿不斷,多地都有菜田受災受淹現象,加上道路被沖斷,運輸出現阻礙,上市量也出現了縮減,價格故而上漲。
布瑞克·農產品集購網研究總監林國發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蔬菜價格上漲主要是供應出現問題,根源在于不利天氣的影響。
華北地區是中國秋季入冬蔬菜主要供應產區,大白菜、蘿卜、卷心菜、部分瓜菜類的核心產區。但是,今年9月到10月初,華北地區的持續陰雨天氣嚴重影響蔬菜生長。除此以外,華南、華中及華東地區甚至西部地區近期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持續降雨。
除了天氣等客觀因素,化肥價格飆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蔬菜種植成本,化肥用量減少也會導致減產。
林國發表示,10月是華北、華東入冬蔬菜的采收時間,往年入秋后天氣多良好,蔬菜供應充足,如白菜、蘿卜、甘藍等大宗耐存儲蔬菜價格基本為年度最低。然而,今年遭遇不利天氣,此時北方大棚蔬菜生產還未完全恢復,南方的冬季蔬菜還未集中上市,蔬菜供應量下降,市場“斷檔”價格飆升。
北京新發地市場統計部負責人劉通分析,以北京市場的菠菜為例,受連續降雨影響,山東聊城露地生產的菠菜被浸泡,沒法及時安排農戶補種,只能靠后續大棚生產來保障供應,但是大棚生產的菠菜還需要長一段時間才能上市。
此外,今年以來,種子、化肥、農藥等價格普遍上漲,拉高蔬菜種植成本;國際油價近期創下近七年新高,9月份,國內汽油和柴油價格分別上漲23.4%、25.7%,帶動運輸費用增加等,也助推了菜價上漲。
受通脹預期氛圍影響
10月以來,豬價也迎來了一波久違的上漲行情,生豬價格漲幅接近50%。自從10月11日生豬期貨主力合約觸及上市以來的首次漲停后,市場也開始預測這可能是豬價企穩的信號。
對此,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解釋稱,近期豬肉價格環比上漲的原因在于,隨著天氣轉涼,豬肉價格偏低,多地提前腌臘、灌香腸,加之收儲影響,終端需求明顯好轉。同時,大體重生豬消化速度加快,價格高于標準體重生豬,養殖戶抗價意向增強,生豬供應短時收緊,共同支撐生豬與豬肉價格上漲。
林國發認為,豬價上漲主要是前期跌幅大,養殖戶及企業加快低效產能淘汰。另外,一邊是通脹預期,一邊卻是生豬養殖虧損,養豬農戶的惜售意愿強化,加大了豬價上漲的動能。
他說,當前仍處于豬價下跌大周期,生豬種源產能寬松局面并未改變,9月中至今的提前灌腸、臘肉消費又透支了12月的消費,豬價本輪沖高到16元/公斤左右,將轉為滯漲,后期仍將下跌。
海通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梁中華認為,近日生豬價格上漲或許并不具備持續性,因為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中國的生豬供應預計仍處于高位,即便隨著冬季到來,消費需求有所好轉,也難以扭轉供給明顯強于需求的大趨勢,豬價難改低迷態勢。短期的回暖主要是收儲工作的開展所帶動的,再加上消費旺季的到來,四季度豬價繼續下行空間也有限。
從世界范圍來看,受全球物流危機與供應鏈危機的影響,印度、日本等亞洲國家的“菜籃子”均受不同程度的影響。
據央視財經報道,韓國五花肉批發價突破每公斤2.5萬韓元(約合135元人民幣),創下近十年新高,一斤牛里脊肉的標價已超過12萬韓元(約合652元人民幣)。再加上雞蛋、牛奶、奶酪等食物也紛紛漲價,韓國的“蛋白通脹”現象進一步加劇。
近期在日本,連鎖快餐廳出現無薯條可賣的窘境。在印度,西紅柿、土豆、蘿卜、茄子等日常食用蔬菜的價格也都上漲了1倍到1.5倍。
林國發稱,日本、韓國蔬菜除了國內生產部分,很大部分需要進口。全球物流受阻,加上中國及其他蔬菜進口國蔬菜供應減少,也導致日韓蔬菜價格大幅上漲。
業內人士認為,國內近期蔬菜、豬肉上漲,雖然受國外影響因素較小,但同樣受到來勢洶洶的海外通脹引發的通脹預期氛圍的影響。具體來說,部分工業品及食品供應上漲,跟國外存在顯著相關——國際上原油、天然氣價格暴漲,加上國際貨幣流動性增加,推高全球商品上漲。而市場擔心后期商品進一步上漲,增加存儲量、消費者提前囤貨等,加重商品價格上漲。
以美國為例,美國物價上漲有兩個原因在交織:一方面是由于疫情引發的供應鏈中斷仍在持續,一方面是疫情緩解后需求的爆發。這兩者又是相互強化的,最終形成供應鏈中斷的結果。(作者:邵海鵬)【編輯:陳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