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晚,綠地集團發布2021年第三季度報告。報告顯示,綠地集團圍繞“降負債、穩增長、調結構、提質量”的工作主線,總體保持了“三穩”的發展局面。
降負債工作穩步推進
今年初,綠地負責人曾對外表示,按照央行的窗口指導,公司制定了“三步走”的降負債路線圖和時間表,即:從2020年6月30日起,一年降一檔,到2023年6月30日前全面完成“三條紅線”轉綠目標。
早在今年2月,綠地現金短債比就已達到央行監管要求,“第一條紅線”比原計劃提前一個季度轉綠。三季度公司繼續壓降有息負債296億元,前三季度共壓降有息負債645億元。
至三季度末,綠地有息負債余額2573億元,較去年8月央行提出“三條紅線”監管政策時已累計下降約1309億元,凈負債率已累計下降約80個百分點,接近央行基準線,“第二條紅線”轉綠在即。此外,公司扣除預收賬款后的資產負債率也較年初穩步回落,創下新低。
持續降負債去杠桿,主要經濟指標穩中有增
報告顯示,前三季度,公司累計營業收入4268億元,同比增長33%;利潤總額216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2億元,每股收益0.87元,凈資產收益率12.42%;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491億元,同比增長880%。
據悉,綠地房產板塊積極應對行業調控,以現金流管理為核心,狠抓銷售去化、資金回籠、竣工交付“三大攻堅戰”,取得較好成效。銷售去化方面,三季度單季完成合同銷售金額661億元,回款670億元,回款率達到101%;前三季度累計完成合同銷售金額2302億元,同比增長6%,銷售面積181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回款2136億元,同比增長8%。交付結算方面,前三季度累計完成竣工備案面積1460萬平方米,交付面積1621萬平米,結轉營業收入1496億元。
基建產業方面,綠地采取有力措施,取得較好業績增長,實現了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的良好局面。前三季度,完成營業收入2114億元,同比增長44%;新簽合同5457億元,同比增長37%,其中新簽1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65個(包括100億元級項目2個、50億元級項目2個)。與此同時,項目管理及科技水平不斷提升。年內已獲得魯班獎、詹天佑獎等國家級獎項45項,以及中國鋼結構金獎等多項國家級科技成果。今年8月,綠地大基建集團成功位列“ENR全球承包商250強”第9名,躋身全球行業第一梯隊。
金融、消費等綜合產業。持續推進轉型發展,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增強。成功引入外部戰略投資者,股權、債權、資本運作等基礎業務經營有序推進,數字化轉型取得預期成果。積極參與第四屆進博會招展,完成招展面積近2000平方米,涉及51個國家和地區品牌資源。持續提升貿易港發展能級,加快貿易港零售業態輸出,打造進博集市2.0版??朔咔闆_擊,提升酒店業務經營效益,并積極布局旅游目的地資源。正式發布醫療健康品牌“綠地優康”,首發項目“靜安柒彩里綠地優康醫療健康綜合體”在上海市中心城區成功開業。
資產結構、業務結構、經營結構持續優化
報告顯示,經過持續降負債去杠桿,綠地的資產結構不斷優化。截至三季度末,綠地總資產13943億元,凈資產948億元,在總資產保持穩定的同時,凈資產較年初增長了12%。公司負債中,有息負債占比下降至21%,因房地產預售而形成的合同負債及預收款項占比提升至39%。與此同時,有息負債本身的結構也進一步優化:從產業看,受到重點監管的房地產業有息負債占比下降至60%左右,基建、消費等非房地產業有息負債占比約40%;從周期看,短期借款降至225億元,較年初下降30%,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降至274億元,較年初下降63%;從來源看,債券占比低于20%,信托等融資不足5%。
今年以來,綠地圍繞戰略主線,著力調整業務結構及經營結構,達到了適度“瘦身”和強基固本的效果,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升,為未來發展奠定了基礎。核心是做到了“三個聚焦”:第一,聚焦重點行業。集中資源、集中精力把房地產、基建、金融、消費等業績貢獻大的產業發展好。第二,聚焦重點區域。有進有退,把重心放在有空間、有潛力的成長性地區上。第三,聚焦重點環節。精簡優化組織架構,推動資源向一線傾斜,提高資源使用效率。
為此,綠地控股董事長、總裁張玉良表示,當前,從嚴從緊的調控仍然在持續之中,外部環境的壓力對全行業都是客觀存在的。下一步,綠地將把穩發展、防風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持續練內功、提質量,夯實加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不斷提升企業發展能級與核心競爭力。
“一方面,公司將落實好已經制定的路線圖、時間表,繼續推進降負債、去杠桿工作。公司將確?,F金短債比及凈負債率指標均達到央行監管要求,盡早實現“兩條紅線”達標轉綠。另一方面,公司將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轉變發展方式,進一步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和商業模式,使企業發展從依靠杠桿紅利,切實轉變到依靠精準把握市場、創新產品供給、打造精良品質、加強運營管理、提升服務水平、增進產業協同上來?!睆堄窳颊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