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10月27日電(張煜歡)27日,記者從在浙江杭州舉行的“強融資 暢退出 促進資本要素市場化配置”新聞通氣會上獲悉,為讓市場經濟更好地發揮活力,浙江按照市場化、法治化、便利化和風險可控的原則,通過建立府院聯動工作機制、優化市場主體退出改革政策體系、加快存量“僵尸企業”處置、依法保障破產管理人履職盡責等舉措,穩步推進市場主體退出制度改革。
浙江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軍介紹,截至2020年底,該省共立案破產案件近1.3萬件,涉及企業1.8萬多家。該省累計完成“僵尸企業”處置1352家,有效處置各類債務830億元,妥善安置職工13萬多人。
市場經濟是一個不斷有機更新的過程。多年來,浙江將深化市場主體退出制度改革作為促進要素市場化配置、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由于歷史原因,相對于企業注冊成立,市場主體退出(破產、清算、注銷等)制度建設明顯滯后,出現了清算注銷難、破產難等問題,一批喪失活力的企業成為了“僵尸企業”、企業經營者成為“老賴”。
在此背景下,浙江建立了府院聯動工作機制,成立了“破產審判便利化”府院聯動省級聯席會議,并優化市場主體退出改革政策體系,印發了《浙江省加快完善市場主體退出制度改革工作要點》,重點就健全清算注銷制度、優化破產辦理流程、完善特殊退出制度等方面作進一步規范明確。
與此同時,處置出清“僵尸企業”,可有效釋放被其占用的要素資源給更多有發展潛力和前景的優質企業,浙江省發展改革委通過月度通報、適時約談、實地調研等舉措推動“僵尸企業”處置工作。目前浙江成為國內第2個實現存量“僵尸企業”處置清零的省份。
破產管理人是聯結法院和破產企業之間的第三方中介機構,如何保障和暢通破產管理人順利履職,對破產案件的順利執行亦起到關鍵作用。浙江省發展改革委會同相關部門研究起草了浙江《推動和保障管理人在破產程序中依法履職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推動和保障管理人依法履職,解決企業退出難問題,打造更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
據統計,2014年至2020年底,浙江全省通過破產程序共核銷金融債權4661.15億元、處置土地15.14萬畝、處置房屋4053.9萬平方米、安置員工10.1萬人。
拓寬企業有序“退出”市場渠道的同時,浙江通過提高資本要素市場化配置效率,不斷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為企業注入源源活水。
今年6月,浙江省發展改革委會同浙江銀保監局、浙江省大數據局等,依托浙江省金融綜合服務平臺,開發建設了“信易貸”平臺。目前“信易貸”浙江站已對接54個有關部門數據,連通浙江201家金融機構、9500個銀行網點和38000名銀行客戶經理,可覆蓋銀行70%的數據需求,有效緩解信息不對稱難題。
下一步,浙江將繼續迭代優化“信易貸”平臺,推進平臺與投資審批平臺、政府性擔保平臺、重整債務處置平臺、知識產權質押平臺等數字平臺對接,打造多跨協同應用場景,進一步提高貸款便利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