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視點:“同花順崩了”上熱搜折射了什么?
張 歆
10月28日早盤,“同花順崩了”的消息傳出,并一度沖上微博熱搜首位。此后同花順表示,“因網絡線路出現異常,同花順App部分用戶出現登錄異常,目前已經恢復”。截至筆者發稿,該微博話題閱讀數超過了2.4億次。
當日晚間,同花順披露,浙江監管局決定對其全資子公司浙江同花順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釆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案由為信息安全風險管理不到位),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在某種意義上,同花順系統宕機沖上熱搜,是對A股市場的一場“壓力測試”。
其一,券商交易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是否充足?
截至9月底,我國投資者數量已經接近1.94億,其中,持股市值在50萬元以下的中小投資者占比達97%。雖然活躍投資者數量必然遠小于開戶投資者,但是動輒萬億元的滬深市場單日成交額還是能充分說明交投的活躍。
如此大規模的資金交投和流動,自然需要安全性和穩定性充足的交易系統做支撐。但近年來,券商交易平臺崩潰卻屢有發生,僅今年以來被網友爆料出現系統宕機的頭部券商就超過10家。由此可見,交易系統穩定性待提高是券業的共性問題。伴隨著投融資兩端主體雙向增多等市場發展的必然,A股的成交額將在中長期保持上升態勢,對于交易系統的壓力會進一步加大,券商、網絡運營商等技術支持主體有必要做好萬全準備。
其二,“免責條款”會否侵害投資者合法權益?
在“同花順崩潰”后,部分投資者提出“索賠”。但是,對于類似問題,券商和投資者的答案可能是不同的。
筆者注意到,絕大多數券商軟件都對網絡擁堵、設備設施故障等問題設置了免責條款。但投資者在券商系統宕機期間,喪失了交易權,其承擔的市場風險迅速增大,類似的免責聲明涉嫌對投資者合法權益構成侵害。更何況,就法理而言,能夠舉證(例如已經掛單但因系統原因未能成交)的投資或有收益同樣應該受到保護。
其三,“熱搜第一”折射出部分投資者對炒短線仍有較強的路徑依賴。
券商交易系統崩潰確實影響交易,但一個個案能夠觸達2.4億閱讀受眾,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部分投資者對不能炒短線的焦慮,中長線投資理念尚未形成最佳覆蓋。
有投資者表示,當時大盤在下跌,交易系統崩潰影響自己“出逃”。但從時間軸來看,滬指28日收盤點位是高于同花順宕機期間指數的最低值,且當時的市場波動并不足以觸發恐慌。當然,這是市場的整體情況,個股個案方面可能有一定差異。
回放整個事件,“同花順崩了”更多的是一種偶然。筆者相信,通過優化金融基礎設施、規則和理念,A股市場有能力讓券商交易系統減少宕機、讓投資者合法權益得到充分保護、讓市場投資理念更健康成為一種必然。(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