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單穎文
在本屆進博會消費品展區,上百塊古皂有序地壘在一起,模擬出廠前的風干現場,仿佛將人瞬間帶到敘利亞的造皂窖窯。這些四四方方的土褐色肥皂,是進博會的“四朝元老”。經過三年“鍍金”,它們從平淡無奇到炙手可熱,甚至在自己的國度中成功“升格”——以11%的出口率,在今年登上了敘利亞出口產品清單。
敘利亞進口館負責人小董說,從四年前將古皂帶來“試水”,到如今“貨不能?!?,敘利亞古皂的“升格”之路正是進博會溢出效應的生動體現。而對皂類這個有著數千年歷史的傳統消費品來說,從原本在敘利亞國家出口品類中占比接近于零,到如今超過百分之十的巨大跨越,也促使它在賡續傳統中迸發蓬勃生機。越來越多的敘利亞商人,也由這塊小小的肥皂,感受到開放的中國同世界分享市場機遇的真誠,如沐凜冬里的溫暖陽光。
從事中敘貿易多年的小董,幾乎每年都會查看敘利亞的出口產品清單。在她的印象中,早年該國的出口品主要是農產品和能源。但歷經近十年的戰亂,加上歐美國家的經濟制裁,敘利亞不得不調整商貿重心——無論是產品,還是市場。
2018年11月5日,首屆進博會開幕,小董帶著為數不多的敘利亞產品來到現場,包括古皂。在她看來,敘利亞生產出了全世界第一塊肥皂,當地最老的皂廠擁有800年歷史,而且擁躉甚多——從埃及艷后到當今游客。她說:“有故事、有工藝、有口碑,中國的消費者應該能接受它?!?/p>
首屆進博會上,二三十塊古皂零零散散被買走,似乎波瀾不驚。但時隔兩個月后,小董接到了第一個回購電話。之后,這類電話隔三岔五出現。到了第二屆進博會,她囤了一兩萬塊古皂,而市場也沒有讓她失望——幾乎每三個來逛展臺的客人中,就有一人會下單。同時,古皂還進駐了上海兩家“敘利亞進口館”實體店,并開通網店,推高了全年的銷量。第三屆進博會時,已有人專為古皂而來。而隨著“敘利亞進口館”實體店在全國落地,古皂也走進了更多中國家庭,銷量呈指數級上漲,當年存貨量已達10萬塊。這讓敘利亞廠商發現——中國訂單,正成為公司當年收入的最大來源;中國市場,正成為公司賴以生存的最大平臺。
挑戰總是與機遇并存。當飽受戰亂、制裁之苦的敘利亞商人發現中國的龐大市場后,一夜之間,該國冒出了一些新廠家,導致古皂質量參差不齊。由于用橄欖油、月桂油等天然材料制作古皂,需要花費一年時間,有些生產商追求產量放棄質量。小董就請當地專業團隊一一踩點,把好選品關。有時,選品也會一波三折——因為戰亂,在看中的廠家的保險箱中待了多年的頂級古皂化為灰燼。另外,斷水、斷網是常態,與敘方能否聯系上有時要靠運氣,再加上疫情影響,訂貨往往要提前半年?!跋抻诳陀^條件,敘利亞產品的進博之旅并不平坦,但因為廠商對進博會的重視,最后也一定能找到解決辦法?!毙《f。
第四年,“進博古皂”又有了新的變化——更貼合中國消費者的需求。比如,創新融合另一款敘利亞“國民手辦”精油的精油皂,成為這次進博會上的尖貨。在選品團隊的精挑細選下,來自當地6家皂廠的30余種精油皂漂洋過海來到現場。
“皮膚比較敏感,推薦月桂油含量高的皂”“需要補水的話,蜂蜜皂最好”……在展臺上,小董和她的團隊忙著向人們做精準推薦,這也帶來了“十有八九”的下單率,一天銷量就達二三百塊。
小董說,今年起,進口古皂沒有了“存貨”概念,每月訂貨,貨到即售,大量交易在中敘之間流動。對敘利亞企業來說,這是他們更好生存再發展的基石。本屆進博會上,還有更多敘利亞品類展品登陸。與古皂商一樣,他們走進中國,看好中國,信賴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