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運城12月8日電 (記者 李新鎖)一條黃河串起晉陜豫三省四市,如何通過區域合作,把多省邊緣地區變成區域開放中心?晉陜豫三省官方8日再次推進務實合作,唱響“黃河大合唱”。
12月8日,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第五屆省級協調領導小組會議暨四市聯席會議在山西運城召開,政界、學界人士共商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路徑,并公布“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2021-2022年十大任務清單”。
山西運城、臨汾,陜西渭南,河南三門峽,因為地緣相近、文化相親,區域合作由來已久。早在1986年,晉陜豫三省就成立了“晉陜豫黃河金三角經濟協作區”,2008年啟動申報“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協調發展綜合試驗區”,2012年國家發改委批準設立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
近年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沿黃省份的合作、協同勢在必行。
山西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吉福表示,2014年國務院批復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規劃以來,晉陜豫三省四市通力合作推動產業發展復蘇、生態環境聯防聯治,連續舉辦了八屆投資合作交流大會,累積簽約項目265個,總投資超4000億元。
對于三省的合作路徑,陜西省副省長程福波建議,“發力破解行政分割、市場壁壘等束縛”,進一步完善重要事項、重大項目等多層次多領域合作機制,探索建立產業轉移、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成本分擔和利益共享機制,不斷增強區域協同發展能力。
“在繼續推進基礎設施、能源互聯互通的基礎上,晉陜豫應共同開展黃土高原水土保持和黃河流域生態綜合治理,做好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背谈2ㄕf,三省可在生態保護、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領域聯合開展重大問題研究和科技攻關,共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和科技創新平臺。
在區域合作成為趨勢的當下,黃河金三角如何謀劃產業?
上海財經大學講席教授張學良建議,在大數據時代,黃河金三角謀劃產業要站在全國層面思考問題。
張學良認為,黃河金三角可以從三省毗鄰市、縣這個小切口切入,將其打造成區域合作先行示范區,以此為突破帶動區域發展。
作為區域合作的重要內容之一,黃河金三角積極推動醫療衛生、教育、社保等區域一體化,促進商事服務事項跨區域一網通辦、跨省通辦等,提升區域間政務協同處理能力。
在中國版圖上,黃河金三角承東啟西,且具備一定的產業基礎。
運城市委書記丁小強表示,黃河金三角將共同打造國家級優質水果生產基地、中藥材生產基地、蔬菜生產基地等,建立高標準區域性優質農產品交易市場。同時加強區域分工協作,共享研發平臺,共同建設高端裝備制造基地、新能源汽車基地、有色金屬深加工基地等,共同建設晉陜豫黃河金三角黃河文化走廊,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黃河文化旅游目的地。
在對外開放領域,黃河金三角將組團開展推介招商引資活動,聯合辦好運城國際果品交際博覽會、三門峽黃河流域文化節等活動,共同打造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