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12月9日電(陳媛)黑眼圈、菊花頭、鬃毛潔白、憨態可掬的榮昌豬又被稱為“熊貓豬”,作為世界八大、中國三大優良種豬之一,重慶榮昌將一頭豬做到一個產業再到全產業鏈,榮昌豬完成了做大做強“農牧高新”的華麗轉變。
由重慶市委網信辦指導的“當好‘橋頭堡’構建增長極”網絡主題活動此間走進重慶榮昌,記者實地探訪當地產業如何轉型升級,以及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新發展、新作為。
智能化建設生豬大數據“風向標”平臺
實時數據通過屏幕躍然眼前,記者在走訪國家級重慶(榮昌)生豬大數據中心看到,生豬養殖統計、生豬價格趨勢、生豬產品生產趨勢、養殖戶和屠宰場數量等信息清晰的展示出來。
“能夠實時觀測到每一頭豬的狀態,監測生豬的吃、喝、體溫等養殖情況,大數據中心通過物聯網5G技術、智能化管控等數字化設備,對生豬實行精準飼喂、智能環控,實現了生豬全鏈條全程數字化監管預警?!眹壹壣i大數據中心相關負責人說,國家級生豬大數據中心是全國首個、目前唯一的畜牧單品種國家級大數據服務平臺。
記者現場了解到,該平臺主要聚焦智能生豬監管閉環、探索智慧養殖解決方案、打造線上生豬交易市場、定期分析解讀生豬行情走勢等,致力于生豬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為市場行情和行業政策提供“風向標”。
此外,該中心著力構建“1+7+30+N”的區域中心格局,設立7大產業中心、30個省級中心和N個區域中心,拓展“生豬大數據+金融”業務,為中小企業定制開發“豬e貸”“數易貸”“收豬貸”等線上金融產品,推動生豬畜牧產業高質量發展。
5G+賦能產業升級打造硬核品牌
科技創新,智慧賦能。重慶市榮昌區從養好一頭豬,研發一種藥開始,不斷賦能,打造了出一個又一個的硬核品牌。
畜牧業的蓬勃發展,少不了生物制劑的“動力支撐”。
“豬牛羊得了包蟲病最直觀反應就是體型變瘦、懷孕率降低,嚴重的可導致其死亡?!卑凝埳锷a總監劉昕介紹,包蟲病是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全球十種經濟負擔最重的疾病之一,也是最具致命性的人畜共患疾病之一。
重慶澳龍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通過實施建設獸用生物制品制造智能工廠,智能工廠數字化裝備數量占生產裝備總量的93.95%,生產效率大幅提升。重慶華森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探索“5G+數字化車間”,獲批重慶市“5G+工業互聯網”先導應用示范項目。
伴隨大批項目的陸續建成投產,重慶榮昌工業已形成“引進一個、帶動一批、形成一鏈、輻射一片”的產業發展體系,走出了集群化、特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加速度”。
重慶市榮昌區副區長、區委宣傳部部長劉菊華表示,近年來榮昌按照“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要求,在畜牧科技、陶瓷、電子電路、醫藥、裝備制造等領域下好科技創新先手棋、搶占科技創新制高點,在重大創新平臺和關鍵核心技術取得許多新突破,助力成渝雙城經濟圈高質量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