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州12月11日電 題:從治荒到致富 福建長汀一路上點綠成金
作者 劉文文
從濯濯童山到萋萋綠洲,福建長汀用幾十年換了新顏。
地處南方丘陵紅壤區的長汀,土質疏松且含沙量大,一旦地表植被遭到破壞,極易導致水土流失,加之一系列人為破壞,長汀一度成為中國南方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區域之一。
長汀人民深受水土流失帶來的苦難,也為治理水土流失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幾十年來,長汀人民一步步將濁水荒山變成綠水青山,又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最終成就了一番綠色事業。
河田鎮蘭秀養雞場的藍曉紅正在喂河田雞?!≠Z天勇 攝“IT俠”變身養生莊園主
走進長汀縣河田鎮晨露莊園,滿眼郁郁蔥蔥,山上不時傳來幾聲鳥鳴,山下野鴨在水中嬉戲。綠林環繞中,觀鳥垂釣,詩意棲居,盡是靜謐祥和。
晨露莊園的主人曾憲富正熱情地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粗鴿M眼翠綠的晨露莊園,客人們無不稱贊,曾憲富卻說,“其實,在我小時候長汀完全不是這番景象,到處都是光禿禿的山坡,沒有樹也沒有草。那時候我就想著,將來學有所成,一定要改變家鄉面貌!”
原來,曾經的河田因水土流失嚴重,是大片的光山禿嶺?!坝惺骋徊陀幸徊?,有女唔敢嫁河田”道出了河田的窮困。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河田生態逐漸好轉,如今已層巒疊翠,景色宜人。
曾憲富原是一名在北京中關村從事網絡設計工作的計算機網絡工程師,是名副其實的“IT精英”??吹郊亦l的巨大變化,曾憲富毅然決定離開北京,加入建設家鄉的行列中。
當下,以康養藥膳休閑為定位的鄉村莊園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曾憲富瞄準商機,在2017年創建了藥膳休閑養生的新型體驗林場——晨露莊園。
在莊園里,曾憲富建設了農耕體驗區、旅居露營區。通過自身的工作經驗與網絡專業基礎,還搭建了電商平臺。
考慮到河田易發生水土流失,曾憲富圍繞莊園水土保持著實下了一番功夫。他在山上補植闊葉樹種建成多彩森林景觀帶,在山下興建溪流護岸及休閑漫步道,在田間種植有機稻米;依托水土流失治理后的優質森林資源,引進養生藥膳珍品黃花遠志林藥種植項目。
據了解,曾憲富帶動起河田鎮101個村119戶農戶種植黃花遠志603畝。為提高黃花遠志的利用率及銷售量,曾憲富開發出黃花遠志茶,黃花遠志根與河田雞適量配置包裝等,通過自有的網絡平臺廣銷北上廣等大中城市,2020年線上產值80多萬元(人民幣,下同),線下產值30多萬元。
“我小時候學習的動力就是把家鄉帶動發展起來,現在家鄉的山山水水非常好了,我也有意把家鄉的特產帶出去。很幸運,我的計算機專業和行業能夠深度融合,希望將來有更多的城市人能夠享受一下我們農村的味道?!痹鴳椄徽f。
千畝板栗基地?!∏鸺稳?攝河田飛雞成招財致富“金鳳凰”
在長汀,隨處可見“閑庭信步”的河田雞,它們可是招財致富的“金鳳凰”。尤其在原水土流失區域,不少貧困戶靠養殖河田雞走向脫貧致富道路。這里不得不提到河田鎮蘭秀養雞場的藍曉紅。
河田鎮蘭秀養雞場,位于河田鎮原水土保持區,曾經是寸草不生、水土流失嚴重的稀土礦廢棄場。藍曉紅用了十幾年時間硬是把稀土礦廢棄場改造成了河田雞的天堂。
2006年,藍曉紅承包村里的500畝荒山搞河田雞養殖。打她下定決心建成一個綠色生態雞場起,藍曉紅就開始了以雞苗換樹苗,堅持一年一年種樹的日子。
十幾年下來,她種植桂花、毛竹、羅漢松、紅豆杉等苗木加起來有1萬多株,曾經的荒山如今被綠樹青草覆蓋,綠樹成蔭,雞鳥爭鳴,煥發著勃勃生機。
藍曉紅當時也沒想到,昔日的稀土礦廢棄場,就這樣成了今朝的河田雞養殖基地?!氨緛硪婚_始為了養雞而治荒種林,后來林子好了,就專注養河田雞,雞糞變成肥料讓林子長的更好了。綠水青山真的成了金山銀山?!?/p>
據了解,目前該養殖場建成總面積500余畝的花園式養殖場,年可供雞苗200萬羽、年出欄肉雞10萬羽,年均產值1200萬元,純收入200多萬元,直接帶動養殖戶100余戶。
長汀縣河田鎮晨露莊園景色?!⑽奈?攝“濁水荒山”逆襲成“綠色糧倉”
受益于綠水青山,長汀人民不僅改善了生存條件,更從山上收獲了財富,嘗到了治理荒山和保護生態帶來的甜頭。在大家的努力下,原來的“濁水荒山”搖身一變成了“糧倉”。
河田鎮項公亭千畝板栗基地就是其中一個“千畝大糧倉”。據了解,項公亭千畝板栗基地始建于1999年,面積達1050畝,先后種植優良板栗品種九家種、處暑紅共30150棵。此外,樹上套種鐵皮石斛,樹下種植黃花菜、黃桅子、花生、百香果等經濟作物,還散養著河田雞。
長汀縣水土保持中心主任岳輝介紹,針對水土保持,這幾年實施了板栗園改造、果園土壤改良、坡耕地改造,并發展了電商模式,現在已經將板栗基地建成集果園種養、電商服務、生態旅游和餐飲服務為一體的家庭農場式綜合服務中心。
據了解,2020年,項公亭千畝板栗基地產值230萬元,純收入近100萬元,同時帶動了周邊群眾就業務工,真正實現了“百姓富、生態美”。
在長汀人民持續不斷的努力下,全縣水土流失率由2012年的10.26%下降至2020年的6.78%,森林覆蓋率提高至80.3%。長汀縣水土流失治理與生態建設的成功實踐被領導和專家譽為“不僅是福建生態省建設的一面旗幟,也是南方地區水土流失治理的一個典范”。
“長汀水土流失治理帶動和引領了全縣經濟的有機發展。2017年以來長汀縣連續四年蟬聯福建省‘縣域經濟發展十佳縣’,真正實現了從濁水荒山向綠水青山再到金山銀山的歷史性轉變?!痹垒x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