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合肥12月12日電(儲瑋瑋)“在勞動生產率方面,農業與工業服務業勞動生產率必須趨同,才能實現全民共同富裕;養殖業要全面向規?;?、專業化和生態化方向轉型;種植業須向“二八格局”轉變,才能在保障糧食安全下實現大農小農共同富裕?!北本┐髮W中國農業政策研究中心名譽主任、新農村發展研究院院長黃季焜12日談及未來中國農業發展愿景時說。
當日,2021“約定美好點亮鄉村”首屆定遠鄉村振興暨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舉行,黃季焜就糧食安全、特色農業和共同富裕等問題作主旨演講。
黃季焜介紹,“二八格局”即20%大農將生產80%農作物產量或貢獻20%增加值;80%的小農生產20%農作物產量或貢獻80%增加值。大農主要生產糧食等大宗農產品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小農主要發展高值農業(特色農業)以保障收入持續增長。
黃季焜表示,一家一戶小規模生產,農民沒有積極性,也不能支撐家庭收入增長,小農要想增加收入,必須要發展特色農業。大農生產在基礎設施和農業機械化方面投入較大,雖具一定規模,但糧食價格時有波動,價格低時,即使規模大收入也無法保障。
黃季焜說,保障口糧安全+玉米適度進口,實現綠色農業現代化,實現農民與全體國民共同富裕是未來農業與農民的發展目標。在大幅提升農業勞動生產率同時,向“綠色農業”和“二八格局”種植業方向轉變,是我國農業發展的必然,也符合我國國情的理想愿景。
黃季焜建議,應建立成針對大農與小農的政策支持體系。對大農支持適度經營規模的家庭農場、支持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出臺農業信貸專項資金和建立生產和收入保險等種糧收益保障體系;支持小農組建生產營銷合作社、發展電商和小額信貸、發展全產業鏈的社會化服務體系、支持地方特色品牌建設建立生產和市場保險等保障體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