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廊坊12月13日電 (宋敏濤 王洋洋)“一年種兩茬,兩座大棚8到10萬株,四季有花開,一年不愁賣?!?3日,河北省固安縣固安盛世農合果蔬專業種植合作社鮮花大棚內,大棚主人朱發勇向記者細數著長壽花種植的效益。
花田里,朱發勇的愛人賈玲彎下腰,一手端著花盆,一手利落地從下往上給花盆套上無紡布包裝袋,扭正包裝,整理葉片。一番精挑細選和包裝后,10箱240盆長壽花被裝上保溫廂式貨車,駛向高碑店花卉市場?!叭~片不同、花色各異,加上花名寓意好,長壽花在京津冀地區特別暢銷,以批發價6元、零售價18元一盆計算,年銷售額還是很可觀?!敝彀l勇說。
圖為在合作社溫室花棚內,花農正在對花苗進行澆水管護?!∴嵆孔?攝據介紹,在推進“產業富民”過程中,固安縣充分發揮自身區位優勢,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瞄準京津花卉市場需求,大力發展花卉種植產業,建立集種植、儲運、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帶動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朱發勇所在的盛世農合合作社現有溫室大棚種植區800畝,采用“合作社+園區+農戶+社區團購”產供銷一體化的管理模式和土地流轉的形式,實行產業化經營,富民興農。目前合作社花卉種植面積200余畝,綜合年產值1000余萬元。
該合作社位于固安縣牛駝鎮門鐵營村,過去當地農民主要種植玉米、小麥等傳統農作物,收入微薄。合作社總經理鄭立國告訴記者,目前在合作社就業的村民有200余人,人均年收入4萬元,“附近很多村民把土地流轉給合作社,自己租大棚種植鮮花等,或者到合作社務工,到年底除了務工收入還有土地分紅,家門口就通過‘鮮花經濟’掙到了錢?!?/p>圖為在合作社溫室花棚內,花農通過直播形式進行鮮花銷售?!∴嵆孔?攝
滿棚的青蓮竹竽正在潮汐式灌溉苗床上大口“喝著”營養水加速生長。盛世農合合作社的另一個溫室大棚內,“花管家”鄧浚瀧穿梭在各苗床間查看花苗長勢?!耙粋€棚保持在2萬株苗左右,成熟可售的和新栽種育苗的循環交替,確保每月有出貨、每月有新入?!编嚳{說,青蓮竹竽的出貨價格基本在每盆10元左右,在基地以批發為主,銷往周邊及京津地區。
“家里有6畝耕地流轉出去,每年坐收租金7千多。趁著身子骨還硬朗,在園子里打打零工,整花苗、打包鮮花的小活都能干,每月也有兩三千元的勞動收入,這不是挺好?!遍T鐵營村村民張淑霞一臉的滿意和知足。
在“鮮花經濟”的帶動下,固安縣果蔬采摘、鄉村觀光、垂釣休閑等農旅項目也逐漸興起。當地將繼續圍繞“鮮花經濟”這一主題,進一步探索“鮮花產業”,實現“以花興農、以花富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