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政部提前下達2022年新增專項債務限額1.46萬億元
中新社北京12月16日電 (記者 趙建華)中國財政部近期已向各地提前下達2022年新增專項債務限額1.4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16日介紹說,分配額度時,項目資金需求多、施工條件好的地方多分,反之則適當少分。
當天在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許宏才表示,財政部會同國家發改委等部門,推動提前下達的額度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原則上省級政府年底前將提前下達的額度全部分配到市縣。額度要向中央和省級重點項目多的省市傾斜,向債務風險較低的地區傾斜,具備實施條件項目多的地方適當多分。
準備工作要早,資金使用要快。今年年底前編制發行計劃,確保明年一季度有相當數量的專項債券發行使用。許宏才說,全國人大批準2022年新增專項債務額度后,將按程序下達剩余額度,適當加快發行進度,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財政部將對使用進度較慢的地區實施預警,督促主管部門和項目單位加快債券資金使用進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據財政部預算司負責人兼政府債務研究和評估中心主任宋其超介紹,2022年專項債券將聚焦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領域,重點支持經濟社會效益明顯、帶動效應強的重大項目,重點用于:交通基礎設施、能源、農林水利、生態環保、社會事業、城鄉冷鏈等物流基礎設施、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國家重大戰略項目、保障性安居工程。
2021年,全國人大批準安排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的額度為3.65萬億元。許宏才介紹說,截至12月15日,新增專項債券發行3.42萬億元,全年發行工作基本完成。8月以來發行進度明顯加快,每月發行規模均超過5000億元。從資金投向看,全部用于中央確定的重點領域,其中約五成投向交通基礎設施、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領域;約三成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衛生健康、教育、養老、文化旅游等社會事業;約兩成投向農林水利、能源、城鄉冷鏈物流等,對帶動擴大有效投資、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發揮了重要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