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合肥12月17日電 (儲瑋瑋)2021中國(合肥)數字經濟創新峰會17日在安徽合肥舉行。會上正式發布的《合肥市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白皮書(2021)》(以下簡稱“白皮書”)顯示,2020年,合肥市數字經濟規模超4000億元,占GDP比重超四成,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約占GDP比重9%。
白皮書指出,近年來,合肥市創建了一批“國字號”創新平臺,建成了一批“航母級”科技創新平臺。國家實驗室實現首批掛牌,依托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著力打造包括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超導核聚變中心、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合肥中心等在內“七大平臺”。建成世界一流的3個大科學裝置,還有4個正在加快推進,大科學裝置數量排名全國第一。
在產業數字化方面,合肥市聚焦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智能家電、新能源汽車等重點產業,培育各類重點互聯網平臺超30家,建成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及大數據等示范試點項目41個?!叭f家企業登云”數量突破1.1萬家,累計建成117家智能工廠和1107個數字化車間。
當天,合肥數據要素流通平臺正式上線,現場超過百家數據要素市場供應商、需求商、服務商正式簽約入駐。
合肥數據要素流通平臺聚焦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金融、科研等4大應用場景,提供數據集、API、數據服務、解決方案等多元化產品,以及數據定制、數據標注、數據治理、算法建模等增值服務。目前平臺提供超過100項專業數據產品,匯聚優質數據資源超20億條,數據總量超過20PB。
安徽省合肥市數據資源局局長陳睿表示,合肥將聚焦打造安徽省數字經濟產業創新試驗區、爭創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的戰略目標,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歷史機遇,加速合肥數字化轉型,打造創新驅動新引擎,助力合肥成為國內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標桿城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