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長沙12月21日電 (付敬懿)既可爬坡過坎,又能精準發力,不到一分鐘就完成一棵油茶樹的采收作業,做到“只摘果不損花”。12月21日,中南林業科技大學與湖南農友農業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簽訂油茶果采收技術成果轉化合同,標志著中國首臺油茶果采收機正式進入產業化階段。
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也是中國特有的油料物種,種植面積超過6800萬畝。長期以來,油茶果的采摘完全依靠人工,“請人難,工費高”成為制約油茶產業發展的痛難點。油茶果機械化采摘因面臨花果同期、果柄短且結合力大、樹形隨機多變等多重困難,2020年被中國林學會遴選為“十大林草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之一。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油茶果采收機進入產業化,將填補中國油茶采收環節“無機可用”的市場空白。本次雙方簽訂的《技術成果產業化許可合同》總金額為6484萬元(人民幣)。根據合同約定,將在2022年完成中試,2024年底之前實現年產5000臺的目標,為推動中國油茶產業的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早在2008年,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院長李立君就率領團隊刻苦攻關,跑遍了湖南省油茶主要分布地區,充分調研油茶種植及其采摘特性,先后研究了7種采收方法、30多種組合方案,歷經7輪、試制加工了14臺樣機,并不斷改進機器性能。
2019年12月,李立君團隊的“油茶果采摘關鍵技術及裝備研究”通過成果鑒定,被認定為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此后,該團隊依靠學校林學、機械、材料等多學科融合優勢,進一步開展機器輕量化、小型化、工程化技術研究,實現“把收集和采摘集成到一臺機子上,只要一個人遙控操作,就能在一分鐘內完成一棵油茶樹的茶果采收工作”的“四個一工程”目標。
李立君團隊先后突破了7項關鍵核心技術,創制出的自走式油茶果采收機系列產品,完全擁有關鍵核心技術的自主知識產權,獲得國家專利30項,填補了中國油茶果機械化采收技術空白。
簽約現場,展示的環抱式油茶果采收機不僅擁有靈巧的“采摘手”,可以針對各種樹形作業,在陡坡、梯田等復雜環境里行走自如,還能進行精準的能量匹配,果實采凈率大于83%,花蕾損傷率小于5%。一臺機器的采摘效率,相當于30個人工。(完)
關鍵詞: 采收技術 果柄 采摘 林業科技 技術成果產業化許可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