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天津12月22日電 (記者 王君妍)日前,一列滿載著機械配件、家具、機電等貨物的中歐班列,在天津海關所屬新港海關辦理完通關手續后,從中鐵天津集裝箱中心站緩緩駛出。該班列將經內蒙古二連浩特口岸出境,駛向最終目的地—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
記者從天津海關獲悉,據統計,今年前11個月,天津口岸發運中歐班列461列、共計49376標準箱,同比分別增長24.9%和24.1%,其中,中歐班列搭載的出口貨物漲幅尤為明顯,1-11月共出口貨物7969標準箱,較去年同期增長120.9%。
中蒙俄經濟走廊是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天津口岸是中蒙俄經濟走廊的主要節點和海上合作戰略支點。利用區位優勢打造中蒙俄物流通道“橋頭堡”,對天津口岸而言是發展機遇,也對天津口岸的整體營商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天津新港海關創新“無紙申報+自動核放”“疏港分流+分散倉儲”通關模式,開辟作業場站、增加運力,提升疏運相關貨物的鐵路效能達50%。同時,加快辦理延期審批,優化刪改單服務,2021年已累計為外貿企業節省相關費用約2000余萬元,助力中蒙俄貿易通道強起來、快起來。
除了融入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天津作為“一帶一路”的海陸交匯點,也是我國京津冀及三北地區的“最便捷出??凇?,更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帶的重要支點。
近年來,天津新港海關立足區位優勢,緊抓跨區域協同發展重要機遇,發揮海鐵聯運功能作用,全力支持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助力“一帶一路”建設。將“船邊直提”改革大范圍推廣運用至天津口岸的海鐵聯運貨物,使貨物自卸船至運達鐵路堆場時間由2-3天壓縮至3小時以內,實現集裝箱卸船到鐵路場站的“零”延時。據介紹,今年1-11月,該關運用“船邊直提”模式的海鐵聯運貨物批次及集裝箱量較去年分別增長41%和53%。
該關加快推進“智慧海關、智能邊境、智享聯通”建設,深化與呼和浩特、滿洲里等邊境口岸海關的關際協作,信息互通、監管互助,促進中歐班列貿易便利水平持續提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