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2月23日電 (記者 杜燕)北京出臺優化營商環境5.0版改革。北京市場監管部門將聚焦“創新與活力”,在加強政府監管頂層設計、構建新型監管體系上發力,持續提升監管現代化水平。其中,將擴大信用信息在各環節領域應用,并研究推進破產企業信用修復制度,形成較為完備的信用修復管理體系。
12月份,北京第5次集中公布出臺一批優化營商環境改革舉措。此次改革被稱為5.0版改革,共推出12個方面362項任務,改革領域、范圍、力度均超前4版,力爭在各領域實現新突破,讓更多市場主體“準入即準營”。
今天,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司法局聯合召開提升監管執法效能專場新聞發布會,對相關政策進行解讀。
提升監管現代化水平
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方葆青表示,一直以來,市場監管部門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在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強化監管長效機制、堅守安全底線和質量高線上積極作為,著力為首都市場主體營造公正有序的營商環境。
他指出,5.0版改革中,將進一步打造整體政府監管模式,北京將率先建立“6+4”一體化事中監管制度,加快構建權責明晰、公平公正、簡約高效的事中事后監管體系。
他表示,通過創新“6+4”事中監管模式,探索實施風險監管、信用監管、分級分類監管、協同監管、科技監管、共治監管等六項基本制度,在餐飲、物流、醫療、旅游、養老、物業管理、建筑工程、教育培訓、互聯網平臺九個行業領域試點推行“一業一冊”“一業一單”“一業一查”“一業一評”等四項場景化措施,切實提升公平公正、科學精準、無事不擾、無處不在的監管能力,為“放”和“服”創造更大的空間,為打造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優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處處長張宇航表示,北京充分發揮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在推動監管方式轉變、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優化市場信用秩序的基礎性作用。
據介紹,北京推進行政審批事項改革。對行政許可申請事項實行告知承諾與容缺受理,簡化企業辦事流程,提高申請受理效率;建立以信用為基礎的監管機制,推進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制定4等9級的公共信用綜合評價機制。同時,建立19類重點職業人群誠信檔案;深化政務誠信建設,建立覆蓋市、區、街道和鄉鎮三級的政務誠信監測機制,加強公務員誠信、政府采購、招商引資等重點領域政務誠信建設;做好信用主體權益保護,部門協同開展失信主體信用修復工作。
截至目前,北京為10758家企業在“信用中國”網站修復行政處罰失信信息23883條。
他指出,下一步,北京將加快推進信用監管建設,推進“風險+信用”綜合監管建設,實施“一業一冊”“一業一單”“一業一查”“一業一評”等4項場景化綜合監管措施,優化監管方式,提升監管效能。
他表示,北京將擴大信用信息在行政審批、市場監管、公共資源交易、公職人員任用、專業技術職稱評聘、評優評先、表彰獎勵等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事項等各環節領域應用,扎實推進行政審批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和容缺受理機制。鼓勵社會機構、企事業單位查詢、應用北京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歸集的信息,進一步推進“信用+”惠民便企應用。
北京還將進一步完善政務誠信建設,完善信用修復機制,研究推進破產企業信用修復制度,形成較為完備的信用修復管理體系。(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