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應用場景相繼落地 數字技術在各應用場景增效能 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發展“樣板”
北京經濟的數場景
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北京在行動】系列報道之四
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加快數字化改造,促進傳統產業升級”,而發展數字經濟、開展數字化改造離不開場景的建設。北京青年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北京已經在數字標桿城市建設進程中圍繞數字化開展了一系列探索,在一個又一個前沿、開放又高效能的應用場景中,數字化力量賦予經濟新內涵。
前沿性
應用場景瞄準前沿新領域
多樣的場景化布局將為數字經濟落地創造無限空間,北京青年報記者發現,當下,北京正在開展的數字化場景布局體現出明顯的前沿性,不少新項目、新領域都在開展數字化應用和場景布局?!侗本┦嘘P于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的實施方案》中就提出,要在未來聚焦突破高端芯片、基礎軟硬件、開發平臺、基本算法、量子科技、腦機科學等“卡脖子”和前沿核心技術,推出一批世界一流的首創技術、首制產品,成為全球數字技術創新策源高地。
出門打車乘坐“無人駕駛出租車”,在南海子公園遛娃時有無人售貨車送上零食補給,網購的快遞由無人配送車送來……在北京經開區,多項應用場景已經在這里陸續呈現,充滿科技魅力的“未來城市”初具雛形。隨著近年來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先期在北京經開區推進,北京市智能網聯汽車政策先行區(以下簡稱“政策先行區”)實施范圍包括亦莊新城225平方公里規劃范圍和周邊高速公路,一項項試水政策在北京經開區率先鋪開,自動駕駛應用場景相繼在北京經開區落地,行業標準、報告陸續“出爐”先試先行,北京經開區走出了自動駕駛的“先行之路”。
在“蘿卜快跑”App呼叫車輛后,等待不到3分鐘,共享無人車就會前來接駕。在行駛過程中,無論是被社會車輛強行加塞,還是偶遇道路施工和工程車占道等一系列難題,安全員都不曾進行任何接管,車輛從容“自駕”。
目前,經開區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已完成1.0階段建設,啟動2.0階段建設,重點實施“擴路、強云、組網、聯車、落圖”五大專項,在無人化測試過程中,對“車路云網圖”的基礎設施配備將更為嚴格。今后,針對無人化道路測試“單車智能”與“遠程協助”相結合的特點,北京經開區將構建封閉測試場地測試與網絡安全測試雙重考核體系,重點強調無人化道路測試中網絡通信鏈路和數據傳送的安全性,要求企業具備遠程協助平臺與測試車輛之間網絡安全協同的能力。
此外,多區計劃在前沿領域布局數字化應用場景。譬如“十四五”期間,在高水平建設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過程中,將適度超前推動基礎設施建設,著力發展以5G網絡、物聯網、邊緣計算等為核心的智能化基礎設施,率先布局前沿性新應用場景,推動倉儲物流機器人應用示范,樹立智慧園區新標桿;今年年初東城區推出的“數字王府井 冰雪購物節”數字人民幣試點活動,5萬份數字人民幣紅包搭建起了冬奧消費新場景,支持數字人民幣紅包在冰雪運動和冬奧食、住、行、游、購、娛等全場景進行線上線下消費。展望2022年,東城區也將打造王府井數字策展中心,加快推進國際數字健康應用創新中心建設;海淀區中關村科學城也將構筑硬核數字產業體系,聚焦人工智能、5G、大數據、區塊鏈、超高清視頻、智能網聯、集成電路、網絡安全等領域,強化資源、平臺和政策供給,培育數字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上述舉措,無不體現出北京在打造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道路上的決心。
開放性
北數所開放數據交易發掘數據紅利
數字應用場景也具備充分的開放性。這種開放,一方面,是不同平臺、不同機構之間的數據對接和共享。數據是搭建數字化應用場景的“基座”,也是數字經濟時代最重要的大宗商品和核心生產要素,只有開放交易才能充分發掘數據要素紅利、有效促進數據要素的使用與價值開發。
2021年3月31日,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以下簡稱“北數所”)揭牌,經過8個多月的發展,已經率先成為國內數據交易所的2.0版,致力于構建行業領先的數據要素市場體系,打造國內領先的數據交易基礎設施和國際重要的數據跨境流動樞紐。這也是北京在數字經濟時代要打造的標桿工程。
北京金控集團副總經理、北數所負責人李岷對北青報記者表示,作為全國首個新型數據交易所,北京金控集團旗下北數所擁有“四大創新特色”:以特色模式為引領,創新推出全國首個分級分類交易模式,率先開展數據資產確權、數據分級管理、機構分類審核、合規體系建立;以特色技術為支撐,基于隱私加密計算、區塊鏈及智能合約、數據確權標識等先進技術,建成全國首個新型交易系統——數據交易平臺IDeX系統;以特色規則為保障,形成全國首套數據交易規則體系,涵蓋交易主體認證、資產評估、價格發現、安全保障等各項機制;以特色生態為延展,構建全國首個數據聯盟交易生態,包括數據供給商、應用商、服務商、中介機構等,并率先落地涵蓋數據、算法、算力等組合而成的綜合服務。
李岷稱,下一步,北數所將在《數據安全法》和《個人信息保護法》的框架下,持續打破數據孤島,促進數據共享,推進首都數據要素市場改革創新,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發展的“北京樣板”。
另一方面,這種開放性也具備廣闊的國際視野?!笆奈濉逼陂g,大興區將在數字經濟、互聯網等領域持續擴大開放,最大限度放寬服務貿易準入限制,借助區塊鏈、大數據等技術,推進“互聯網+海關”政策創新,建設“智慧海關”“智慧邊檢”,開展數字貨幣、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等試點,提升跨境貿易投融資便利化水平;未來兩年,海淀區中關村科學城也將致力于推動數字貿易制度創新,打造數字貿易港,率先開展跨境數據流動試點,探索構建接軌國際、適用性強的跨境數據流動規則,依托中關村論壇等平臺,策劃數字經濟領域高峰論壇;國際人才社區是“兩區”建設的重要內容,懷柔區也將加強國際人才社區建設,除了住房保障項目雁棲國際社區(一期900套,二期1100套)結構封頂外,懷柔制定實施了“雁棲計劃”人才政策,為多名領軍人才及團隊發放了“雁棲人才卡”,設立了外籍人才“一站式”服務平臺,全力打造“類海外”的工作和生活環境……這種開放,是要向世界張開懷抱。
高效性
數字技術在各應用場景增效能
更高效,是人們對數字化技術的重要期許,也是在數字技術應用場景給人帶來的最直觀體驗。譬如在今年9月份亮相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的北京冬奧會數字氣象服務保障系統,就讓人們看到了數字的“速度”魅力。我國自主開發構建的冬奧賽區“百米級、分鐘級”0-24小時的短臨氣象預報核心技術體系,將在冬奧會歷史上第一次實現10分鐘更新、百米網格的0-24小時數字氣象預報服務。
此外,中國聯通的一款“平安城市聯動V指揮平臺”現已成功應用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對講項目中,如果有運動員不幸受傷,現場保障人員無法獨立處理時,可通過平臺第一時間將現場視頻回傳到后端平臺上,線上專業醫師團隊可聯合會診指導救援,爭取寶貴的醫救時間。借助5G網絡,終端上傳速度可以實現秒級響應,大大縮短救援時間。
數字應用場景不僅是微觀局部的,如果把整個城市運營當作一個巨大的應用場景,數字技術也將為城市管理增效能:同樣在今年服貿會上亮相的高德地圖“評-診-治”系統,就能讓交通快起來。高德云圖數據分析師李屹介紹,目前大數據系統集合了區域、道路、路口等數據,可以給出汽車保有量、千人擁車率、出行偏好等信息,同時通過交通流量分析出主要通勤干道的情況,這些數據可為交通部門實施疏堵工作提供參考。又如朝陽區的“城市智慧大腦”綜合展示平臺,就建成了56個應用場景,全區經濟發展、城市管理、應急安全、醫療衛生等核心指數一應俱全,并在疫情防控、疏解整治、吹哨報到、智慧物業、垃圾分類等方面發揮實效?!?文/本報記者 蔣若靜 李佳 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