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1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啟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沉著應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出新步伐,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回首2021年,鄉村振興展開新畫卷,貨物進出口增勢良好,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穩定,一批“專精特新”企業不斷涌現,中小企業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經濟高質量發展為我們帶來了哪些收獲?展望2022年,經濟發展、民生保障會為我們帶來哪些期待?
繪就美麗宜居的鄉村畫卷
光明日報記者 魯元珍
【數據】
今年確定了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制定了14項傾斜支持政策。截至9月底,已投入財政和社會資金230多億元。從收入看,前三季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26元,增長11.6%;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值2.62,比上年同期縮小0.05;脫貧人口收入增速高于全國農村平均水平。
【案例】
湖北省遠安縣的鹽池村曾經是有名的礦山村,沒有主導產業,老百姓收入全靠在礦上務工。近年來的礦區整治、環境治理和產業發展,讓鹽池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斑@條路上原來堆砌著幾處廢礦渣,既不安全又影響環境,現如今清理礦渣、栽種植被后,村里煥然一新了?!丙}池村黨支部書記向克旺說。放眼望去,露天礦渣不復存在,綠色植被郁郁蔥蔥,與青山綠水融為一體。結合當地的氣候和地理條件,鹽池村發展光伏發電、茶葉、景觀植物、蔬菜藥材基地、鄉村旅游等多種產業,帶動村民脫貧致富,走出一條綠色轉型之路。
不僅僅是鹽池村,在遠安縣各村鎮,傳統特色民居依山就勢、逐水而居;廁所革命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方式;漳河段的濕地自然保護區,各種野生鳥類聚集棲息;寧靜古樸的古村落龍鳳村變成旅游景點……環境美了,群眾的致富路子也寬了,全縣順利脫貧摘帽后,鄉村振興發展的腳步快速邁進,人居環境改善,特色產業發展,生產生活生態相互融合,讓村民生活越來越和諧美滿。
【專家點評】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黨國英:
今年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第一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升新型城鎮化建設質量。振興鄉村,眼睛不能只盯著鄉村,必須將城鄉融合作為鄉村振興的根本前提,進一步發揮城市對于鄉村的示范引領作用,進一步提高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的專業化水平。通過城市化吸引勞動力轉移,把農業本身的勞動生產率提高,讓農民變成專業農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后,要通過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的建立,使預防貧困發生機制內生化,形成法治保障、市場主導、政府調節的常態運行體制。未來,一方面,要推動鄉村人口向中小城市轉移,實現社會治理與服務的均衡;另一方面,也要提高農民收入水平,有效改善農村環境。
就業超額完成全年預期目標
光明日報記者 姚亞奇
【數據】
今年以來,我國城鎮就業不斷增加,就業形勢總體穩定。1-11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207萬人,超額完成全年預期目標。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1%,低于全年5.5%左右的預期目標。
【案例】
隨著2021年進入尾聲,高校應屆畢業生已經進入求職期。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076萬人,同比增加167萬人;國考報名超200萬人,熱門崗位競爭達20000比1;許多工廠技術類崗位招聘需求多,卻陷入“招聘難”,難以受到高校畢業生青睞……競爭壓力大、專業不對口、職業觀念與社會需求不匹配等因素,成為高校畢業生就業路上的“攔路虎”。
已經入職山東東營一家企業的王玉,曾經也是為找工作而焦慮的高校畢業生。隨著招聘季到來,山東東營人社部門啟動高校畢業生就業“一件事”服務,幫助高校畢業生與企業精準對接,各個學校輔導員成為服務專員。在王玉畢業前,同學們就已經收到各類就業資訊“大禮包”,包括引才政策、崗位精準推送、求職創業補貼等相關政策,精準幫扶一批高校畢業生解決了就業難題。在全國各地,百日千萬網絡招聘、民營企業招聘、線上“直播帶崗”等一批招聘活動開啟,有效助力一批高校畢業生找到了心儀的工作。
【專家點評】
勞動經濟學會就業促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歐陽?。?/strong>
今年以來,我國疫情形勢總體平穩,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助力就業形勢保持基本穩定。然而,就業結構性問題不容忽視:市場對高素質勞動者需求逐漸增加,一些勞動者無法適應市場需要;制造業產業鏈不斷升級,對就業需求有較大萎縮;高校畢業生就業期望普遍較高,在新增求職者中占比較大,結構性就業難較為明顯。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繼續做好“六穩”、“六?!惫ぷ魈貏e是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2022年,確保就業穩,首先要加大對市場主體的幫扶力度,繼續落實減稅降費等政策,穩定就業崗位。其次,要對高校畢業生、外出務工人員等重點就業人群,推出有針對性的保障措施。再次,要不斷完善政策保障,在敦促和監督企業切實保障員工合法權益的同時,為靈活就業群體提供更好的環境和更大的空間。
專精特新企業持續涌現
光明日報記者 劉坤
【數據】
目前,我國累計培育專精特新企業4萬多家、“小巨人”企業4762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848家。
【案例】
“我們研發的柔性夾爪,讓機器抓取可像‘人手’一樣精準可控?!北本┮患覍>匦隆靶【奕恕逼髽I的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公司產品已遠銷23個國家,應用在汽車配件、醫療器械等多個行業。
今年以來,我國推出一系列舉措,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營造更好更優的發展環境。11月,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辦實事清單》,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排憂解難。
目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強勁,發展韌性足。特別是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發展呈現“5678”的特征,即超五成研發投入在1000萬元以上,超六成屬于工業基礎領域,超七成深耕行業10年以上,超八成居本省細分市場首位。
【專家點評】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研究員侯雪:
今年以來,我國專精特新企業數量快速增長。日前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要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啟動一批產業基礎再造工程項目,激發涌現一大批“專精特新”企業。
2022年,做好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工作,首先要將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競爭力同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相結合。在產業鏈供應鏈短板環節優先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其次要繼續加大紓困幫扶力度。保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幫助中小企業應對原材料、物流成本大幅波動帶來的問題,重視知識產權保護,營造中小企業公平競爭環境。再次,要對中小企業開展差異化精準培育服務。支持公共服務機構開發針對不同成長階段、不同類型的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等的服務項目,廣泛開展管理咨詢、人才培訓、上市輔導等服務。此外,要加大金融支持。充分發揮北交所、科創板等多層次資本市場作用,提升中小企業直接融資能力;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在把控風險的前提下放寬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等的融資限制。
釋放內需潛力提質擴容
光明日報記者 董蓓
【數據】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9554億元,同比增長13.7%;全國網上零售額118749億元,同比增長15.4%。
【案例】
在海南??谂e辦的首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上,2500多個全球品牌齊聚一堂,上百款新品集中亮相。在時尚生活展區,通過AR技術,消費者點擊屏幕就可以“試用”口紅、眼影、粉底,挑選適合自己的彩妝;在旅居生活和服務消費展區,“保溫杯里泡枸杞”的養生青年們可以在這里體驗動脈硬化檢測、肺功能檢測、眼底照相、氧療體驗等檢查項目;知名鐘表集團帶來了個性腕表定制服務,參觀者可以在線選擇自己喜愛的腕表圖案,現場制作一款獨一無二的手表……
在感知新消費強勁脈動的同時,還要看到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的壓力,仍須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持續培育消費熱點,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開展綠色智能家電下鄉,推動醫療健康、養老托育、文旅體育等生活性服務業提質擴容。
【專家點評】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張威:
我國經濟韌性強,就業形勢、居民收入總體穩定,吃、穿、用類消費需求持續增長,綠色低碳消費趨勢初步顯現。從未來發展看,消費依然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在暢通國內大循環,重在突破供給約束堵點,重在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
2022年,擴大內需、提振消費須在四個方面持續發力:一是暢通環節、穩定供應。加大力度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打通流通體系各環節,穩定供應和價格,確保市場運行總體平穩,刺激內需潛力不斷釋放,增強發展內生動力。二是雙向發力、提振信心。切實落實好針對流通主體的減稅降費政策,釋放政策紅利,穩定流通業從業者的收入,提振市場主體和消費者的信心。三是加強服務、優化環境。精準提供基本公共服務,擴大政府的公共性消費支出,彌補民生消費不足,激發消費意愿,釋放消費潛力。四是數字賦能,精準把握消費需求,制定有效的消費促進政策,提升商品供給質量。
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邁進
光明日報記者 張翼
【數據】
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5.3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超過去年全年的32.16萬億元水平,再創歷史新高。
【案例】
日前,裝載著3019噸大型模塊工程的“東方巨人5”號貨輪從江蘇張家港港新重裝碼頭起航,駛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輪裝載著中國制造阿聯酋精細化工裝置整體模塊工程,該項目建成后,將充分展示中國精細化工產業鏈的領先技術和先進生產力,進一步提升我國在全球化工行業中的國際競爭力。
據南京海關統計,今年1-11月,江蘇省外貿進出口值4.7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7.3%;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1.19萬億元,同比增長22%。
“海關不斷出臺服務企業的相關便利措施,大大節約了我們企業的時間、人力和財務成本?!碧K州市春菊電器有限公司袁婷開心地說。出口原產地證書、優惠原產地證書是國際貿易貨物享受進口方自由貿易協定等差別化關稅待遇的重要憑證。出口企業憑原產地證書可減免進口國關稅,增強國外市場競爭力。2021年以來,南京海關積極幫助外貿企業用足、用好原產地優惠政策,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目前,我國貿易伙伴遍布全球23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世界的經貿聯系更加緊密。
【專家點評】
植信投資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常冉:
今年以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我國外貿依然展現出強勁韌性。我國充分發揮制造業基礎好、供應鏈配套完整的優勢,有效彌補了全球供給缺口,全球供應鏈對我國依賴加深,出口供給穩定性優勢在全球范圍內更加凸顯。我國每天進出口貿易額超150億美元,外貿實現較快增長,穩中向好??缇畴娚踢M出口、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出口等外貿新業態新模式保持兩位數增長。我們完全有信心實現全年“量穩質升”目標任務。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擴大高水平開放,多措并舉穩定外貿,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加大吸引外資力度。作為貿易大國,中國將加速向貿易強國邁進。
政策“紅包”惠及更多小企業
光明日報記者 陳晨
【數據】
11月30日,我國對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等實施階段性稅收緩繳措施實施滿月。數據顯示,11月1日-30日,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累計緩繳稅費471.4億元。前三季度,全國七成有經營活動收入的小微企業無須繳稅。
【案例】
“受疫情影響,今年化工行業市場低迷,企業生產經營、資金流動方面壓力較大,稅務部門及時落實緩繳稅費的好政策,僅11月份,我們就申請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延緩繳納稅費107萬元,極大減輕了資金壓力?!闭f起稅惠政策,山西省洪洞縣三維華邦集團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陳建波臉上掛滿了笑意。
目前,我國市場主體總量已突破1.5億戶,絕大部分為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今年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疫情沖擊下,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中小企業面臨巨大的經營壓力,對此,我國多次發放政策“紅包”,通過減稅降費、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等加大助企紓困力度,幫助中小企業恢復元氣,為經濟穩中向好注入持續動力。
【專家點評】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蔣震:
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生力軍,在促進創業創新、擴大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其發展狀況事關高質量發展大局。當前,受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影響,中小企業發展面臨一些考驗,不同程度存在著經營不暢、負擔壓力大、預期不穩定等問題。即將過去的這一年,各級政府直面矛盾堵點,緊扣形勢變化,從中小企業發展面對的突出難點入手,打出政策“組合拳”,從加大融資支持力度、減稅降費等方面形成支持合力,取得明顯成效,中小企業經營狀況逐漸向好,市場活力不斷增強。
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要求,未來一年要繼續強化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堅持全面深化改革,通過體制機制創新,激發制度紅利,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激發中小企業的創新活力,增強高質量發展動能。制定更加精準、有效的惠企政策,減輕中小企業負擔,進一步破解中小企業發展的堵點痛點難點,讓中小企業有更多獲得感。
《光明日報》( 2021年12月25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