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長沙12月27日電 (記者 唐小晴)“后疫情時代”如何化危為機探索可持續發展路徑?27日,在長沙舉行的中國—東盟文化旅游活動周上,中國和東盟國家的政府官員、文旅界專家學者等齊聚一堂找尋破解之道。他們的答案是:以文旅為“媒”。
非遺面塑在活動現場展示?!√菩∏?攝中國和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年以來,中國-東盟各領域合作迅速發展,成為亞太區域合作中最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其中,人文交流是中國-東盟在各領域合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近年來,中國和東盟國家通過中國—東盟(10+1)文化部長會、中國—東盟(10+1)旅游部門會、中國—東盟文化論壇、中國—東盟博覽會旅游展等平臺,加強文化交流、旅游合作政策交流和經驗共享。中國—東盟旅游年,中柬、中老、中馬、中文、中緬文化旅游年等重大文化和旅游節慶陸續舉辦,更豐富了雙方文化和旅游領域的合作內涵。
長沙銅官窯泥人劉第四代傳承人劉嘉豪展示技藝?!√菩∏?攝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陳德海說,中國已成東盟最大的旅游客源國,也是東盟游客最喜愛的出境旅游目的地之一。中國文化和旅游部的資料顯示,2019年中國與東盟相互往來人次達6500萬。
今年是中國—東盟建立對話伙伴關系30周年,也是中國和東盟領導人達成的中國—東盟可持續發展合作年。但新冠肺炎疫情成為阻礙雙方人文往來的最大障礙。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如何克服疫情影響,推動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發展,中國與東盟國家積累了一些寶貴經驗,也需持續探索。
“后疫情時代”文旅助推可持續發展對話?!√菩∏?攝“東盟出臺了《東盟全面復蘇框架》《東盟數字旅游宣言》,共促經濟發展和推動旅游業復蘇?!敝袊幕吐糜尾扛辈块L張旭在書面致辭中說,中方將繼續拓寬中國與東盟國家文化和旅游合作領域,比如加強在藝術節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扶貧、文化和旅游數字科技等方面的對話與交流,共同打造合作新亮點。
今年,泰國駐華大使館舉辦了泰國文化節、中國—東盟合作圖片展等活動?!拔覀冞€和中國許多數字化平臺合作推廣泰國菜,參加了第11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碧﹪v華大使阿塔育·習薩目希望通過藝術、文旅交流合作,維護泰中關系,為兩國經濟復蘇作貢獻。
據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11月29日預測,2021年全球旅游業因新冠疫情損失將達2萬億美元?!拔遗袛嘣谙喈斠欢螘r間內,國際旅游仍將處于停滯和半停滯狀態?!眹H山地旅游聯盟副主席邵琪偉認為,中國和東盟國家的政府部門和旅游業界,應聯手釆用多種手段研究提出應對旅游復蘇振興的政策策略和方法路徑,并把中國—東盟交通的互聯互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突出國家和地方特色旅游元素。
“可以加強東盟和中國城市之間的文化、旅游宣傳活動?!本挼轳v華大使館副館長、公使銜參贊杜欣瑪泰說,東盟國家應和中國大力加強旅游合作,探索旅游業發展新模式。
老撾有美麗的原生態風情、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和多處世界遺產。老撾駐華使館副館長通沙萬·培泰說,2019年,中國赴老撾游客規模突破了100萬人次?!扒安痪瞄_通的中老鐵路不僅打通了老撾與中國的鐵路貿易路線,老撾旅游業也希望借其吸引更多中國游客來老撾旅游?!蓖ㄉ橙f·培泰希望與中國加強藝術、文化和文物古跡保護方面的交流、合作,為老撾民眾創造新的就業機會,促進經濟復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