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新基金成立1847只創歷史新高 近三萬億元資金流入基金發行市場
本報記者 王思文
今年以來,基金凈值曾遭遇重挫,公募基金行業隨之迎來巨大考驗。在“大考”面前,公募基金行業迎難而上,資產管理總規模登上25萬億元新臺階。
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截至12月27日,年內公募市場新成立1847只基金產品,較去年增加466只,創下歷史新高;合計募集規模高達2.95萬億元,較去年募集總規模僅差1727億元。
22只百億元量級基金誕生
爆款自帶三大特征
今年以來,雖然投資者對新基金的認購熱情起伏不斷,但總體來看仍延續火爆態勢。
年內提前結束募集并啟動比例配售的新基金產品多達141只。這些爆款產品大多是由頭部基金公司主推,既有渠道和口碑優勢,也有基金經理長期良好業績做“護城河”。此外,此類產品首募規模也較大。其中就包括耳熟能詳的南方興潤價值一年持有、廣發均衡優選、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等百億元量級新基金。
數據顯示,年內首募規模超過100億元的基金產品共有22只,少于2020年的40只以及2019年的26只。
值得注意的是,年內百億元爆款基金主要體現三方面特點:一是仍聚集在廣發基金、易方達基金等頭部基金公司,在實力雄厚的投研能力及銷售背景下,甚至有1只新基金認購金額超過千億元(1月份發行的易方達競爭優勢,認購規模達2398.57億元);二是債基紛紛脫穎而出,在“固收+”策略迎資金熱捧背景下,年內百億元基金中有四成產品是債基;三是九成百億元基金都誕生在上半年。有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這與基金公司在產品設定且上報時有意控制首募規模不超過百億元有關,目的是為了保護投資者利益。
回顧過去十年公募市場百億元新發基金數量:2020年為40只、2019年為26只、2018年為14只、2017年為8只、2016年為12只、2015年為20只、2014年為5只、2013年為3只、2012年為13只、2011年無。由此可見,2021年,仍然算是百億元新基金發行“大年”。
一位北京地區的公募基金基金經理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發行百億元量級新基金的基金公司,在投研能力、渠道、口碑等方面均有明顯優勢。但投資者也要避免對此類產品有過高的收益預期。目前業內普遍認為基金規模與運作難度成正比,超百億元規?;鹨馕吨鹜顿Y標的要更多,所需投研能力也更高。投資者在選擇基金時首要邏輯應是‘風險適配’?!?/p>
今年新成立1847只基金
創年度歷史新高
單從提前結募并啟動比例配售來評定公募基金發行的火熱還不夠全面,新基金的成立規模也是重要的參考標準之一。
今年以來,公募發行市場延續“逢低布局”節奏,密集發行新基金產品。據Wind資訊數據顯示,年內公募基金市場共成立1847只基金產品,比去年全年增加466只,創下年度歷史新紀錄;合計募集規模高達2.95萬億元,與去年全年募集規模僅差1727億元。
但單只新基金的首募規模較去年明顯下滑?!蹲C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今年全年平均單只新成立基金的募集規模約為16億元,較2020年全年的22.62億元相差較大,但比2016年至2019年全年平均單只發行份額的10.39億元、9.35億元、11.47億元和13.86億元均要高。
回溯基金發行歷史可以發現,2015年是基金發行規??焖僭鲩L的源頭,達到1.29萬億元。而在此之前年度平均募集規模均保持在3000億元左右。
業內人士表示,基金發行數量激增主要是因為股票市場與債券市場的階段性機會、基金發行制度改革落地、大批創新產品出現等因素共同推動所致。此外,監管部門也在2021年多次發行行業規范管理“新規”,確保指數基金等新基金產品規范發展。
權益基金再挑大梁
多款創新產品助推發行
權益基金的募集規模仍然挑起了今年新基金發行市場的大梁。據Wind資訊數據顯示,2021年共有1353只權益基金成立,占新成立基金總數的七成;募集規模達到1.68萬億元,占新基金募集總規模的六成。
一般情況下,新基金的建倉時間在1個月至2個月之間,這也就意味著若按股票資產占基金資產比例約60%計算,隨著新基金的持續建倉入市,投資者將向股市帶去約1萬億元的“資金彈藥”。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公募基金在產品創新上的多次突破,為新基金發行市場助力良多。首先是萬億元量級資本市場改革創新成果——基礎設施公募REITs。6月21日,首批9只基礎設施公募REITs正式上市,此后運行平穩,如今公募REITs已進入常態化發行,合計已有11只產品,首募規模達76億元。
其次是指數基金。今年多只首批創新類指數基金產品上世,例如期現聯動產品MSCI中國A50ETF及聯接基金、“雙創”指數基金、風電、稀土、有色金屬等相關細分行業主題ETF等。同時,增強型ETF基金與ETF聯接基金也紛紛強勢來襲。在ETF基金發行市場迅速發展背景下,國內權益類ETF規模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
再者是公募FOF基金。今年可謂是公募FOF基金快速發展的元年。全年新成立的公募FOF基金達91只,首募規模超過1160億元,這也標志著公募FOF基金正式駛入發行“快車道”。
此外,在同類新基金發行的助推下,“固收+”基金規模也屢創新高;首批養老理財產品受熱捧……2022年大幕將啟,公募基金行業即將進入發展機遇期。業界有聲音認為,新基金發行市場在資金熱捧態勢下,應聚焦投資主業,持續提升投資管理能力。而如何平衡基金規模、結構與發展質量之間的關系?如何真正成為服務實體經濟和上億家庭財富管理的中堅力量?是公募基金行業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