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12月28日電 央行公告稱,為維護年末流動性平穩,2021年12月28日人民銀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2000億元逆回購操作。Wind數據顯示,今日100億元逆回購到期,因此當日凈投放1900億元。
央行網站截圖
Wind數據顯示,本周央行公開市場將有500億元逆回購到期,其中周一至周五均到期100億元;此外周三還有700億元國庫現金定存到期。
2022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召開。會議要求,2022年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推動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金融系統繼續向實體經濟讓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24日召開的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1年第四季度例會指出,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加大跨周期調節力度,與逆周期調節相結合,統籌做好今明兩年宏觀政策銜接,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增強前瞻性、精準性、自主性,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要積極做好“加法”,精準發力,將兩項直達實體經濟貨幣政策工具轉換為支持普惠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市場化政策工具。
民生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周君芝認為,此次例會央行表述“推動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融資成本下降僅靠調降1年期LPR不能實現,需要金融體系的利率中樞下臺階,即政策利率需要不同幅度下移。降低利率中樞,這是本輪貨幣寬松的第一個方向。央行對貨幣政策“更加主動有為”的表述,意味著未來貨幣將進一步寬松。寬松方式有兩點,一是傳統的降息降準等總量工具寬松;二是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持續發力。
安信證券認為,四季度貨幣政策委員會例會的政策信號積極,明年上半年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貨幣政策存在進一步寬松的可能。近期貨幣政策的寬松預期對債券市場形成支撐,而財政的發力、信貸投放的增加以及經濟預期的改善對市場影響偏空,這些因素交織導致債券市場轉入震蕩。明年初信貸數據的變化可能會打破這一格局。
債市方面,華泰證券認為,未來三個月債券大概率仍在上有頂、下有底的區間內震蕩,提防降息落地利好出盡情形。對于曲線形態,我們認為短期方向不明,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曲線存在陡峭化可能,但空間有限。信用利差短期內難以明顯擴大,仍以持平為主。(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