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12月30日電 (周卓傲)地鐵里程保持世界第一、軌道交通車輛保有量世界第一、全自動線路規模首度躍升世界第一......始于1993年的上海地鐵,在短短28年時間里斬獲諸多“世界第一”頭銜。
伴隨著上海軌道交通14號線、18號線一期北段30日開通初期運營,上海軌道交通全網絡運營里程正式突破800公里,達到831公里。上海也因此成為世界上首個地鐵里程突破800公里的城市。運營里程增長的同時,上海地鐵也從單一的交通運輸功能逐步成長為綜合服務的城市地鐵網絡。
上海18號線 上海地鐵供圖“建地鐵就是建一座城,地鐵不僅縮短了時空距離,其本身也是城市的風景線,體現了城市文化和現代生活方式?!鄙虾I晖ǖ罔F集團董事長俞光耀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何為“建地鐵就是建一座城”?上海地鐵站用一個個案例給出了屬于自己的答案:流動的“車站美術館”、上海地鐵音樂角、中外詩歌進地鐵、海派名家地鐵行等一系列藝術文化活動,讓原本單調的交通出行變為“可閱讀、有溫度、有情懷”的文化之旅。
提取石庫門的經典元素一大會址·新天地站、充滿經典海派元素的淮海中路站、靈感來源于奇幻夢境般的豫園燈會,充滿婉約風情的豫園站......上海508座地鐵站點也成為乘客文化之旅的重要組成部分。
“14號線車站設計,引入空間藝術和藝術空間的概念,集功能性、人文性、藝術性于一體?!鄙虾M瑵ㄖ覂仍O計工程有限公司總建筑師鄭鳴指出,車站別具特色的裝修主題及藝術裝置,將為城市留下可閱讀的,有情、有味、有品的城市第二空間。
地鐵的發展,不僅改善了出行方式,也改變了生活方式。上海市軌道交通1號線蓮花路站,一座已經運營超25年的車站,在12月10日迎來全新面貌。改造之后,蓮花路站不僅化解長期大客流壓力,也讓公共交通和商圈無縫銜接,成為集出行、居住、消費、娛樂、工作于一體的都市新生態。
此外,地鐵車站5G網絡加速建設、多條線路周末延時運營、覆蓋至全網絡站點的AED(自動體外除顫儀)、夏季“分區調溫”等人性化措施,也讓乘客感受到這座地下城的溫暖。
最新數據顯示,上海軌道交通客流日均已達1200萬人次,面對客流量的增長迅猛,只有高效運轉才能保持線路暢通。申通地鐵集團副總裁邵偉中介紹,目前除郊區線路以及新線外,上海外環內的軌道交通線路高峰運行間隔均已實現了2分半鐘以內的目標,其中9號線最快110秒一趟車,10號線正在努力測試100秒運行間隔。
上海18號線 上海地鐵供圖值得一提的是,從2017年開始,上海地鐵開始智慧化探索,2019年,上海地鐵“信號系統智能運維體系”上線。作為國內首創,該系統破解了地鐵關鍵系統健康狀態量化評估難題,實現了智能化的主動維修決策。
不過對于上海地鐵來說,發展遠沒有結束。根據《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上海將建設約1000公里的市域線?!堕L江三角洲地區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則提出了新一批市域鐵路規劃建設項目,比如嘉閔線北延伸、南匯支線、南楓線、上海示范區線、奉賢線等。未來,這條位于上海地下的“城市動脈”將不斷延伸,串起城市的每一個角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