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1月1日電(記者 殷立勤)新年零點鐘聲敲響時,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已經突破4700萬標準箱,連續十二年坐穩世界集裝箱第一大港的位置。數據顯示,2021年,上海港外貿集裝箱吞吐量超過3200萬標箱,同比增長約3%;內貿集裝箱吞吐量超過630萬標箱,同比增長約2.3%;國際中轉箱吞吐量首破600萬標箱,同比增長約13.4%。
在全球經濟低迷的情況下,上海港通過港口的高效安全的運作,源源不斷的為全世界提供各種必要的商品,成為全球保供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其中,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因其天然的碼頭一線無需人員接觸的特性,更是在疫情暴發后發揮了重要作用,也成為上海港箱量的重要增長點之一。2021年,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新增5臺橋吊、12臺軌道吊,集裝箱吞吐量突破570萬標準箱。
展望未來,上港集團生產業務部副總經理楊焱濱告訴記者,2022年,上海港計劃再上一層樓。在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重重不確定之下,未來一年必然也是充滿挑戰的一年。雖然沒有新的碼頭岸線資源增加,但上港集團計劃通過新增、更新部分裝卸機械設備及堆場資源,合理調整集裝箱航線配置,進一步優化作業流程,不斷地進行內部挖潛,提升效率。
相關負責人介紹,借助2020年年底啟用的數字孿生系統,過去一年,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的智能管控系統在不影響真實港口運行的情況下,不斷地進行測試和優化,使“智慧大腦”更加“聰明”、高效。就在2021年12月23日,洋山四期碼頭晝夜集裝箱吞吐量達到25488標箱,再次刷新紀錄。同時,2022年,上海港作為全球集裝箱吞吐量最大的港口,將堅持服從、服務國家戰略,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在做好疫情精準防控的前提下,維持好港口的安全高效運轉,服務好船公司客戶,為全球供應鏈的保障盡到自己應盡的一份責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