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A股IPO數量及募資額均創新高——新股上市跑出加速度
辭舊迎新,縱觀2021年全年A股市場表現,IPO成績單亮眼:新股發行上市數量明顯增多,融資規模穩步增長,股權融資對實體經濟支持成效顯著。
專家認為,隨著注冊制改革全面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將進一步完善,2022年A股IPO有望提速,更多不同類型、不同發展階段的優質企業將借助直接融資的“活水”,跑出發展“加速度”。
改革不斷推進——
新股上市步伐加快
隨著注冊制改革穩步推進,以及北交所成立等,2021年,A股新股陣營不斷擴充,融資規模顯著增加。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截至2021年12月31日,A股共有524只新股上市,首發實際募集資金總額達5466億元,數量及金額均創近年來新高。
“年內IPO融資規模大幅提升,與我國資本市場改革加速推進密不可分。北交所成立并同步試點注冊制,科創板和創業板加快推進注冊制改革,拓寬了企業融資渠道,提升了融資效率,更多企業得以盡快到A股上市融資,快速成長壯大?!蹦祥_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表示。
新股發行數量創新高的同時,資本市場生態也在發生著變化,新股價格形成機制、優勝劣汰機制、常態化退市機制等改革均取得積極成效。
“新股不敗”神話被打破?!靶鹿蓛r格更能反映企業實際價值,價格發現效率顯著提升。不同行業、不同質地公司面臨較大估值分化,發行定價趨近于基本面。股票上市后,成交換手更為充分,破發現象有所增多?!闭猩袒鹧芯坎渴紫洕鷮W家李湛表示。
市場優勝劣汰機制逐步完善,對價值投資的支持更加突出。李湛分析,注冊制有效改變了過去市場中存在的新股供不應求預期,市場“炒新”“炒差”現象日益減少,股票“殼價值”逐步下降,質優公司股票更受青睞。
常態化退市制度建設不斷推進。2021年,A股已有逾20家公司退市,較往年有所增多。同時,退市渠道逐漸多元化,出現轉板退市、強制退市以及并購重組退市等多種退市情形,有進有出的良性市場生態進一步形成。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資本市場深化改革不斷推進,紅籌企業回歸成為A股市場一大看點。2021年8月中國電信登陸A股,近日,中國移動發布在A股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發行結果公告,發行股份數量8.457億股,預計募資總額486.95億元?!爸袊苿?、中國電信回歸A股,是企業看好我國資本市場發展的重要體現,隨著政策環境持續完善,紅籌企業回歸將成為一大趨勢?!碧锢x表示。
體系愈加完善——
科創企業受益明顯
從募資投向來看,新能源、新材料、醫藥生物、高端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成為2021年新股募資熱點,資本市場支持創新創業作用凸顯,推動資金、技術、人才持續向創新領域涌動。
“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錯位發展,適度競爭的格局為更多不同類型創新創業企業提供了上市選擇?!崩钫空f。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截至2021年12月31日,創業板新股上市數量最多,達199只,融資規模約1475億元;科創板新股上市162只,融資規模約2029億元;二者新股上市募資規模合計約3504億元,占2021年年內新股發行募資總額的64%。
科創板持續發揮改革“試驗田”作用,積極鼓勵企業運用創新制度有序融資、做優做強。上交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科創板優化發行條件、小額快速融資限額、批文有效期等再融資制度安排,進一步拓寬上市企業融資渠道,已助推中微公司、神州細胞等“硬科技”企業再融資突破30%補充流動資金比例限制,目前已有11家公司完成再融資發行,合計募資254億元,11家企業試水小額快速融資。
創業板市場活力不斷被激發,上市公司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據深交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創業板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材料、高端裝備行業上市公司占比近50%,培育出寧德時代、邁瑞醫療等一批擁有核心技術和創新能力的優質企業,產業集群效應明顯,成為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平臺。
“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的發展以及注冊制改革拓寬了科技型、創新型和成長型企業的融資渠道,這些企業上市又釋放了一級市場流動性,間接支持了其他初創企業的發展,對形成金融支持科技發展的良性循環有重要意義?!崩钫勘硎?。
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投融資服務的同時,也要警惕概念炒作。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越來越多新科技概念受到資本市場青睞,這其中不乏泡沫,市場應當予以警惕,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規范,引導中長期價值投資導向,減少題材炒作,進一步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生態逐步優化——
企業預期更加明朗
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近日,中國證監會黨委在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時提出,以全市場注冊制改革為牽引,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展望2022年,市場預計,隨著注冊制改革全面推進,A股市場IPO數量將會持續增長,直接融資占比有望繼續提升。
“從過去三年改革試點來看,注冊制表現良好,已經被證明了是一種行之有效、有利于資本市場繁榮發展的制度,進一步推廣是必要的?!崩钫勘硎?,全面實行注冊制,科學合理保持新股發行常態化,將帶來更多融資活水,有利于幫助更多企業借助A股市場解決融資難問題。
德勤中國資本市場服務部預計,在科創板、創業板及北交所新股數量攀升的支持下,2022年A股新股市場將會持續增長,大部分新股將會來自中小型制造及科技企業。
“近年來中國資本市場進行了多項重大改革,我們對新股市場在2022年及之后數年的前景感到樂觀。市場期待新股發行注冊制全面推行,將營造一個更有利的環境,讓企業可于境內資本市場更有效地募集資金支持業務發展?!钡虑谥袊Y本市場服務部A股上市業務主管合伙人童傳江表示。
為支持更多優質創新創業企業獲得融資支持,李湛建議,要加快推進全面實行注冊制,設置更加多元化的上市標準,尤其對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新材料產業、新能源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可以設置以成長性為核心的上市標準,以順應科創企業發展規律和特點,提升市場包容度和針對性。
當然,隨著新上市企業數量的增加,A股流動性壓力也不容忽視,支撐A股IPO更大規模發行,還需依賴資本市場的進一步改革開放。田利輝建議,未來應持續推動資本市場高水平改革開放,不斷完善市場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市場生態走向規范透明,以進一步吸引國內外投資者,為A股市場吸收更多中長期資金,更好地推動科技、資本和產業高水平循環。(經濟日報記者 李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