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14日電 (記者 趙建華)近年來,中國農業保險保費規??焖僭鲩L,惠及農戶作用不斷發揮。中國財政部近日修訂出臺《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費補貼管理辦法》(下稱《辦法》),優化大宗農產品保費補貼比例體系和地方特色農產品保險獎補政策。
近年來,非洲豬瘟、南方“寒露風”、河南特大暴雨、江浙滬臺風“煙花”等突發自然災害后,中國投保農戶都得到了及時賠付,農業保險災后損失補償作用得到體現。2021年,中央財政撥付保費補貼333.45億元(人民幣,下同),較上年增長16.8%,帶動全國農業保險實現保費收入965.18億元,為農業生產提供風險保障4.78萬億元。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14日強調,中國是傳統農業大國,在國家統籌支持下,提高自然災害風險抵御能力、保障廣大農戶收益、提高農業生產積極性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內在需求。
負責人介紹,《辦法》基本維持保費補貼比例穩定,提高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種植業保險的支持力度。對于稻谷、小麥、玉米、棉花、馬鈴薯、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天然橡膠、三大糧食作物(稻谷、小麥、玉米)制種保險的保費,在省級財政平均補貼比例不低于25%的基礎上,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和東北地區補貼45%、對東部地區補貼35%。
同時,維持各地養殖業、森林和涉藏特定品種保險保費補貼比例穩定。在省級財政平均補貼比例不低于25%的基礎上,對于養殖業能繁母豬、育肥豬、奶牛保險的保費,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補貼50%、對東部地區補貼40%;對于森林保險的保費,中央財政對公益林補貼50%、對商品林補貼30%;對于涉藏特定品種青稞、牦牛、藏系羊保險的保費,中央財政補貼40%。
近年來,地方優勢特色產業發展較快,如廣東荔枝、湖南柑橘、湖北小龍蝦、寧夏枸杞、內蒙古肉牛、陜西蘋果、西藏藏雞等地方特色農產品保險獲得了中央財政獎補政策支持。負責人表示,獎補政策將擴大至全國范圍實施,對各地分檔獎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