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合肥1月14日電 (記者 趙強)記者14日從安徽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1年,安徽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6920.2億元人民幣,比2020年增長26.9%,總體增速快于全國5.5個百分點,總值排名全國第13位。其中,出口4094.8億元,增長29.5%;進口2825.4億元,增長23.4%。
據合肥海關關長辛建民介紹,2021年以來,合肥海關堅持以改革促創新、以創新促發展,高標準助力安徽自貿試驗區建設,全面推進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中歐班列等開放載體提升發展能級,下好創新“先手棋”,打好服務“組合拳”,推進安徽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出新步伐,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其中,在壯大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發展“新空間”方面。積極落實安徽自貿試驗區推進行動計劃,牽頭16項均已啟動,8項落地見效。安慶綜合保稅區順利通過驗收。簡化長三角區域內綜合保稅區之間貨物流轉手續。積極引導安徽省各綜合保稅區企業參加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支持內銷選擇性征收關稅政策在綜合保稅區全面實施。在合肥經開綜保區推行進出卡口“無感通關”,平均通過卡口用時壓縮90%。全年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進出口1115億元,同比增長25%。
此外,進一步壓縮進出口通關時間。全面推廣船邊直提、抵港直裝,免去港區堆存和兩次吊裝等環節,實現“零延遲、零等待”。相比傳式,船邊直提平均每批節省整體通關時間8-11小時;抵港直裝節約5-7小時以上。進一步深化通關改革,關區進口“兩步申報”應用率為57.43%,提升32.66%;出口“提前申報”應用率為90.36%,提升27.8%。安徽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分別為48.48小時、1.78小時,較2017年壓縮76.92%、79.47%。
與此同時,進一步釋放減稅降費紅利。支持優質企業、優勢產業發展,為京東方、睿力、中科大等企事業單位減免稅3.91億元。支持企業用好原產地優惠政策,2021年全年,合肥海關共簽發出口原產地證書11.43萬份,簽證金額83.78億美元,可為安徽省企業減免進口國關稅3.28億美元。組織企業參加RCEP專題培訓班,做好RCEP實施前準備工作。
辛建民表示,2022年,合肥海關將緊密結合安徽開放發展實際,開展自由貿易試驗區專項推進、貿易新動能培育、外貿主體培育壯大等具體行動,推進安徽開放型經濟向更高質量更高水平更高層次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