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椒”招牌保衛戰
二審法院認為,鄒利勇的青花椒魚火鍋店對“青花椒”字樣的使用系正當使用,不構成侵權
鄒利勇做的青花椒魚火鍋,爆炒過的青花椒點綴在紅湯火鍋中心。
1月12日晚10點多,火鍋店打烊后,鄒利勇一家和服務員才能坐下來吃晚飯。
1月13日,該案在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開庭。
1月12日,二審開庭前一晚,鄒利勇的火鍋店還在營業,店招上原本“青花椒”的青字被他摘掉。A08-09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李照
低調暗綠的青色花椒,對于即將出鍋的火鍋魚來說,是最后的點睛之筆。
一小撮干濕青花椒和尖椒干辣椒爆炒出的熱油淋在鮮紅的火鍋湯底上,是視覺的中心點綴,又豐富了味覺中關乎滋味的層次。在很長時間里,青花椒是上不得臺面的野味,它的麻味短促清香激烈,直到四川人為它找到了最佳拍檔——河鮮魚肴。
41歲的鄒利勇做了十年魚火鍋,他怎么也不會想到,這個無比熟悉的調味品竟然惹來了一場備受關注的官司。
2021年11月,上海萬翠堂餐飲管理公司一紙訴狀將鄒利勇的青花椒魚火鍋店告上法庭,訴稱鄒利勇店招中的“青花椒”字樣侵犯了該公司的商標權。與鄒利勇的境遇相似,四川數十家含有“青花椒”字樣的餐飲店涉訴,遍及成都、雅安、遂寧、廣安等多個城市。
2021年11月26日,該案一審在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法院判定鄒利勇的青花椒魚火鍋店侵犯了萬翠堂的商標權。鄒利勇不服,提起上訴。
1月13日上午,該案二審開庭,這顆攪動中國餐飲江湖的“青花椒”登上了四川省高院的法庭。鄒利勇等來了他想要的結果:法院認定他的火鍋店對“青花椒”字樣的使用為正當使用,不構成侵權。
“吃官司”
1月13日,鄒利勇和妻子楊彬起了個大早,他們要開車趕往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坐在副駕駛位置上的楊彬發了一條微信朋友圈,“清早百感交集,今天高院開庭,期待好的結果?!?/p>
兩個多月前,一張法院傳票寄到了鄒利勇的火鍋店,打破了平靜的生活:他們的青花椒魚火鍋店被訴侵犯商標權。
“我們一開始還以為是詐騙信息?!编u利勇說,他做了十年的魚火鍋,“都是老實本分的小生意,也沒招惹哪個,哪里想到會吃官司?”
鄒利勇是四川樂山人,16歲輟學后在縣城一家飯店打工。他從洗碗做起,在后廚呆久了,就開始學做菜,炒火鍋料、點豆花都是他的拿手活兒。
2011年,鄒利勇和楊彬來到成都謀生,與朋友搭伙開了一家豆花魚店。整日起早貪黑攢下一些辛苦錢后,夫妻倆決定出來單干。
2019年10月,鄒利勇夫妻的五阿婆青花椒魚火鍋店在成都溫江區開張了。不過,“五阿婆”這個名字沒能注冊成商標,因為成都溫江區的一家餐飲店搶先注冊了“五阿婆”商標。直到2021年3月,鄒利勇才把“五阿婆”改為“鄒魚匠”,并申請了商標。2021年10月21日,“鄒魚匠”作為餐飲住宿類商標成功注冊。
鄒利勇想不通,“鄒魚匠”的青花椒魚,怎么就侵犯了千里之外的上海一家餐飲公司的權益?
就在鄒利勇收到傳票后不久,青羊區一家青花椒魚火鍋店店主唐華春找到鄒利勇并告訴他,自己在網上查到,有好幾家“青花椒魚”都“糟了”。
唐華春的青花椒魚店被起訴了兩次。第一次起訴前后,對方代理律師曾找到她,希望以1.5萬到3萬的價格“私了”,唐華春沒有同意。在開庭前3個小時,法院突然告知唐華春,對方沒有交訴訟費撤訴了。撤訴后,對方又找到唐華春,商談私下解決。協商無果后,2021年12月6日再次提起訴訟,開庭時間定在了2月25日。
鄒利勇決定建一個涉訴商家微信群,抱團維權。在這個名為“商標侵權群”的微信群里,成員多以“××地青花椒魚”命名。鄒利勇統計過,涉訴店家都是薄利的夫妻檔小店,經營者沒什么文化,也不懂商標權益。在這撥被起訴的商家中,眉山的一家店主不堪壓力,交了1萬元“私了”。
2021年11月26日,該案一審在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鄒利勇和龍泉驛區“饞貓魚火鍋店”店主同時站在了被告席上。
第一次打官司的鄒利勇選擇了單獨應訴。一方面,他堅信自己沒有侵權,另一方面,數千元的律師費對他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數字。
在法庭上,鄒利勇辯稱,萬翠堂公司的商標已在無效宣告中,權利不穩定;其次五阿婆火鍋店使用的“青花椒”字體與萬翠堂公司商標字體不一致,不構成侵權;此外,青花椒是通用名稱。
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認為,被訴侵權標識被五阿婆火鍋店用于店招等處,且屬于突出使用,其使用方式、所使用的位置起到了識別商品來源的功能,屬于商標性使用。五阿婆火鍋店主張被訴侵權標識“青花椒”屬于通用名稱,法院認為,五阿婆火鍋店未能舉證證明“青花椒”為“飯店”這一服務類別的法定或約定俗成的通用名稱,對五阿婆火鍋店的相關主張,法院依法不予支持。
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書顯示,被告溫江五阿婆青花椒魚火鍋店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5日內,賠償原告上海萬翠堂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經濟損失2.5萬元及合理開支5000元,共計3萬元。
被遮住的“青花椒”
“賠三萬塊,相當于我四個月白干了!”一審之后,鄒利勇夫妻倆既心疼又懊悔,后悔沒有請律師。他們不服判決,向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我們家真是雪上加霜?!睏畋蛘f話向來耿直。
2019年,五阿婆青花椒魚火鍋店剛開業兩個月就趕上新冠疫情暴發。這家店是一家六口的經濟來源。楊彬告訴新京報記者,他們上面有兩個老人,下面還有一雙兒女,女兒今年讀初二,小兒子還沒上小學。
為了縮減開支,店里只請了一個幫手。鄒利勇負責殺魚炒料做火鍋,楊彬負責前臺收銀跑堂,鄒利勇70歲的父親也要看店打掃衛生。晚上十點打烊后,他們才能坐下來吃晚飯。
一審敗訴后,鄒利勇把店招上“青花椒魚火鍋”上的“青”字摳掉,重新拍照上傳了微信頭像。店里所有出現青花椒字樣的“青”字都用紙蒙住。
四川數十家青花椒餐飲店被訴侵權的消息發酵開來,引發關注。爭議的中心在于,一種廣為人知的調味品食材,是否能被注冊為商標,發起的大面積維權訴訟是否涉嫌“惡意碰瓷”?
四川省花椒產業發展促進會執行會長王明鈺也關注到此事。2021年12月24日、25日,四川花椒協會與全國花椒行業專家、全國各地花椒協會、律師、商標代理機構召開緊急電話會議,就該案商標侵權事件進行了討論。
至此,“青花椒”案的意義已不止是一個維權個案?!啊嗷ń贰鳛槲覀兇ú霜毦咛厣恼{味料名稱,如果被一個外地企業專有使用,我們四川廣大青花椒種植生產企業首先不答應?!蓖趺麾暼缡钦f。
在中國的味道版圖里,麻辣被認為是川菜的代表滋味,“麻”的歷史卻要遠早于“辣”。辣椒是明朝時期的舶來品,而花椒卻在中國生長了2600年。王明鈺介紹,四川是花椒大省,花椒種植面積達500多萬畝,青花椒有200-300多萬畝。
紅花椒生長在高海拔地區,青花椒則在低海拔地帶,長期以來,花椒陣營里都是以紅花椒唱主角,直到上世紀90年代,青花椒才正式進入川菜領域,青花椒能有效去除魚腥味,四川金陽和重慶酉陽都是主要產地。
輿論風波另一端的萬翠堂也備受爭議。公開資料顯示,上海萬翠堂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6月24日,主要經營范圍為小型飯店(不含熟食鹵味),酒堂飲,餐飲管理等,法人代表是左正飛。
天眼查信息顯示,該公司涉商標權侵權訴訟達十余起,且部分訴訟的判決結果獲得1.5萬元到20萬元不等的賠償金額。
左正飛此前曾回應媒體表示,所有訴訟均系第三方——正尚律和(北京)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簡稱正尚律和)發起,并非上海萬翠堂的本意。
2021年12月27日晚,有媒體根據其注冊地址實地探訪,發現正尚律和已人去樓空。據四川法治報報道,左正飛稱,在實際維權過程中,維權公司找到“青花椒”訴訟對象后,會出一個委托證明,交萬翠堂員工蓋章確認,訴訟全程萬翠堂本身并不參與?!敖涍^查證,目前已收到2筆維權賠償,共計3.5萬元,我們一分都沒有得到,全部給正尚律和了?!?/p>
“我們的員工,90%都是四川人。青花椒魚也是跟四川大廚一起合作研發的,我本人每年也要去四川好幾次。我對四川和川菜都很喜歡,完全沒想到會遇到這樣一件事?!笔潞?,左正飛試圖與這次維權劃清界限。
在前述媒體采訪中,左正飛宣布全部撤訴,許多商家收到了撤訴通知。然而鄒利勇和另一家餐飲店的案子已經進入上訴程序。
新京報記者多次致電左正飛與正尚律和,未獲回應。
二審反轉
1月13日上午的二審庭審現場,左正飛沒有出庭。原被告雙方代理律師圍繞各自觀點進行了辯論。
二審法院認為,本案二審的焦點在于五阿婆火鍋店在店招上使用青花椒字樣的行為是否侵犯了萬翠堂公司的注冊商標專用權,并承擔相應的責任。
鄒利勇的代理律師馮建坤陳述意見時稱,“青花椒魚”是四川知名菜品,且上訴人并未單獨突出使用該名字,無論在主觀還是客觀上,均不是用于識別餐館服務來源的商標,不構成商標性使用。
此外,從形狀來說,被訴侵權“青花椒魚火鍋”標識與涉案商標不近似,結合涉案商標本身的顯著性、涉案商標的使用地域、上訴人的具體使用方式、餐飲行業地域性特點、四川餐飲行業使用習慣以及消費者的識別習慣等因素,被訴侵權標識的使用不會導致相關公眾的混淆或誤認。
馮建坤認為,上訴人對于“青花椒”的使用屬于對自身經營特色菜品“青花椒魚火鍋”主要原料的描述性使用,屬于正當使用。被上訴人沒有損失,同時上訴人不存在侵權故意,經營規模小,并且飽受疫情影響,不存在因為實施被訴侵權行為而產生的獲利,一審判決賠償金額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
法庭上,萬翠堂方代理律師出示了幾份商標材料,2016年4月6日,第12046607號注冊商標,其商標內容為從上至下排列的“青花椒”文字。2016年9月7日,第17320763號注冊商標,商標內容為橫向排列的“青花椒”字樣,左側帶有云朵狀的花椒圖案;2018年6月21日,第23986528號注冊商標,商標內容為橫向排列的“青花椒”字樣,上方帶有云朵狀的花椒圖案。上述注冊商標的核定服務項目均為第43類,包括飯店、餐廳等,且均在有效期內。
萬翠堂方代理律師表示,雖然青花椒標在調味品上已經被大眾認為是通用名稱,但青花椒使用在餐飲服務中確實并非餐飲服務的一個通用名稱,使用在餐飲服務上具有一定的顯著性,“就像小米商標使用在糧食上肯定是通用名稱,但使用在電腦手機電視的商品上,它就具有較強的顯著性?!?/p>
萬翠堂方還表示,青花椒本身并非我國商標法規定的,不得進行注冊的事項,其仍具有區分商品或服務的標識性和顯著性。青花椒商標已經合法注冊的情況下,答辯人的合法權益應予保護。
“因為我們的注冊商標并非是注冊的調味品原料,而是注冊在餐飲的相關服務上,就和小米、蘋果并不是注冊在糧食或水果上,而是注冊在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上。答辯人作為青花椒商標權利人,有權依法維護自身的商標專用權,并要求侵權人賠償損失?!?/p>
萬翠堂方代理律師還稱,上訴人系將青花椒用于店招,而非僅對自身經營特色菜品主要原料的描述解釋,在顯著位置使用青花椒字樣,字體較大,構成突出使用。說明青花椒這些菜的原料明顯是有標識這產品或服務來源的意圖,容易造成相關公眾對該產品或服務的來源混淆或誤認。
最終,二審法院認為,將特色菜品名稱標注在店招上是餐飲行業的慣常做法,特別是在川渝地區以川菜為特色的眾多餐館經營中,無論是店招還是菜單上使用“青花椒”字樣,相關公眾都習慣將其含義理解為含有青花椒調味料的特色菜品。上海萬翠堂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作為餐飲行業經營者,注冊和使用商標都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對溫江五阿婆青花椒魚火鍋店就“青花椒”字樣的正當使用和誠實經營,其無權干預和禁止。
據此,法院認定溫江五阿婆青花椒魚火鍋店對“青花椒”字樣的使用系正當使用,不具有識別商品服務來源的作用,其使用行為不構成侵權,不應承擔侵權責任。一審法院認定事實錯誤,應該糾正。
維權的邊界
“樸素的道德直覺,往往比各種說理技巧更直達事物的本質?!蔽髂险ù髮W民商法學院教授鄧宏光這樣評價“青花椒”案二審判決結果。
“四川高院在‘青花椒’商標案二審中,駁回了商標權人所有訴訟請求,將商標權的依法保護,與其他經營者對特定詞匯的正當使用,作了很好的平衡,在準確適用商標法的同時,體現和尊重了人民群眾的常識、常情和常理,彰顯了法官的法學素養和人文關懷,傳遞了司法的溫度,是一堂非常生動的法治宣傳課?!?/p>
“青花椒”到底能不能成為商標被注冊?四川省地理標志商標專委會執行主任胡勇指出,這需要看商標的注冊分類,“如果是注冊在傳統食品調料類、或者農產品食物類,它肯定是一個固有的、公共的事物,我們認為是不應該被注冊的,但是在其他品類中,因為商標法里邊有很多不同的品類,比如說IT行業或其他的一些行業領域,青花椒就不能說是一個專屬名詞?!?/p>
我國《商標法》規定,申請注冊的商標,應當有顯著特征,便于識別,并不得與他人先取得的合法權利相沖突。第五十九條還規定,注冊商標中含有的本商品的通用名稱、圖形、型號,或者直接表示商品的質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數量及其他特點,或者含有的地名,注冊商標專用權人無權禁止他人正當使用。
胡勇說,國家商標局在審查商標是否可以注冊的時候,會考慮其在行業領域是不是有代表性,是不是專屬名詞,是不是有歧義等因素,“因為商標注冊本身是私權,如果不具備在這個行業領域顯著性的代表,就不予以注冊為商標?!?/p>
這也是胡勇認為“青花椒”案與此前報道的潼關肉夾饃與逍遙鎮胡辣湯的性質根本不同的原因。在胡勇看來,“潼關肉夾饃”,“逍遙鎮胡辣湯”是集體商標,由管理組織按照指定的使用管理辦法進行授權使用,而青花椒作為一個植物品種名在餐飲行業以私權商標注冊,是不合適的。
四川省澤實律師事務所副主任律師馬燕飛告訴新京報記者,“商標注冊不是萬能的,不一定受到法律無條件保護。維權之前,也需要進行必要評估。減少或避免不當維權,不當形式維權。潼關肉夾饃和青花椒案,充分說明了維權也須正當、合法、適度?!?/p>
馬燕飛認為,“青花椒”不應當被注冊為餐飲商標,其顯著性很弱。被告商戶如能以恰當證據和理由對“青花椒”商標無效宣告,是解決該問題的根本之道。
“我們現在就在著手處理向相關機構申請商標無效?!彼拇ɑ疱亝f會執行會長嚴龍告訴新京報記者,去年12月,他們以“四川省火鍋協會”的名義提交了數份對“青花椒”及其相關商標的無效宣告的申請書,目前暫時還未收到回復。
四川省市場監管局商標監管處處長趙梅介紹說,商標的注冊權和注冊商標專用權是兩個概念,不能利用商標注冊權,就通過注冊商標專用權無限地申請維權?!霸诒敬伟讣?,涉案企業很多都是小餐飲的企業,希望大家通過這個案件增強我們的商標權利的保護意識?!?/p>
“小企業法律意識比較淡薄”,嚴龍告訴新京報記者,火鍋協會目前正在籌劃成立知識產權維權中心,為餐飲企業,尤其是小企業經營者提供培訓,協助此類事件的維權。
1月13日中午,庭審甫一結束,鄒利勇的微信群涌入幾十條新消息。青花椒魚的群友們在網上同步收看了這場庭審直播,判決宣布那一刻,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氣。
1月14日,和鄒利勇同時被起訴的龍泉驛區“饞貓魚火鍋店”店主也在四川省高院參加了二審開庭。據店主稱,開庭前,萬翠堂方代理律師曾表示希望撤訴,但他不愿意,堅持要開庭討個說法。該案并未當庭宣判,不過群友們都覺得,有前一天的判決先例在,結果“穩了”。
因為這次風波,唐華春也把老店中“青花椒魚”的“青”字摳掉了。后來她索性把老店關張,重新選址開了一家新店,卻遲遲不敢起名字。1月14日下午,她也收到了對方的撤訴通知。
“回去就把青花椒魚招牌補起來?!编u利勇對這個判決結果很滿意,臉上洋溢著藏不住的笑意。
微信群里一位群友說,“這次揭開‘青’字要拿出剪彩的儀式感,才能體現我們的揚眉吐氣!”
新京報記者 李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