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17日電 (記者 龐無忌)2021年國際糧價大漲,中國糧食安全是否有保障?
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17日在北京表示,今年中國糧食供給有保障,主要建立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連年增產基礎穩。中國糧食已經連續18年豐收。2015年以來,糧食產量連續七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保證了糧食市場的基本供應。
二是庫存充足家底厚。目前中國糧食庫存充裕,小麥和稻谷兩大口糧品種占總庫存的比例超過了70%,小麥庫存可以滿足1年半的消費需求。企業商品庫存增加也比較多,小麥和稻谷商品庫存同比增長50%以上。
三是播種面積連年增。2021年糧食播種面積比上年增長0.7%,連續兩年增加。2020年,中國農作物復種指數為1.31,雙季復種水平提高,提升耕地利用水平。
四是單產增加潛力大。中國糧食單產與發達農業國家相比還有差距,隨著育種技術等農業科技不斷進步,糧食單產水平仍有較大的提高潛力。據2019年調查,中國耕地中低產田比例超過三分之二。通過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加大中低產田改造力度,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快發展設施農業等,中國糧食單產水平提高潛力巨大。
五是政策機制有保障。根據中央部署,保證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要真正見效。要有合理布局,主產區、主銷區、產銷平衡區都要保面積、保產量。寧吉喆表示,隨著各地推進政策進一步落地,農業生產扶持力度不斷加大,有利于提高農業生產積極性,特別是有利于抗御國內外各種風險變化。
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2021年11月國際食品價格指數同比上漲27.3%,創十年最高紀錄。寧吉喆表示,現在國際市場都是連在一起的,通過糧食和其他原材料的進出口,國際商品價格會以輸入通脹的方式影響中國市場,國際上的自然災害也會對產量、價格、市場產生影響。中國最關鍵的是要管好國內自己的事,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切實保證糧食安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