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財經2月7日電 國家衛健委7日披露的數據顯示,2月6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79例。其中,本土病例45例,數個省份仍在與本土疫情持續作戰。為應對疫情帶來的挑戰,一些地方在疫情防控過程中也逐漸積累了自身的探索經驗。
今年1月28日,杭州富陽區首批3個病例同時確診,疫情防控形勢驟然嚴峻。為應對隨之而來的疫情、輿情、社情“三情”壓力,富陽區把“民呼必應”應用場景作為全區“三情”響應主平臺,為全區打好打贏疫情防控遭遇戰殲滅戰提供有力支撐。
一是建立“三情”快速響應模式。
重點聚焦“三情”發現環節,在“民呼必應”應用場景已有浙里辦、支付寶等4大入口基礎上,拓展二維碼掃碼、微信公眾號直連等便捷入口,覆蓋所有“三區”,實現封控區、管控區782幢、815個單位樓“一戶一碼”全覆蓋,防范區所有村社、小區(網格)全運用。同步健全多跨渠道聯動響應機制,將融媒體中心輿情反饋、區長公開電話反映、現場督查發現的“三情”,全部納入該場景快速處置范疇,提升處置效能。
本輪疫情以來,場景聯動公安、衛健、融媒體中心等21個單位,統籌辦理健康碼轉碼、道路通行、核酸檢測報告解答等各類群眾需求5100余件,平均辦理時長在2.4小時左右。
二是壓實防疫責任。
依托應用場景,強化首問負責、即時響應、限時辦結三項機制執行,明確疫情防控期間,群眾需求1小時內必響應,上級發布疫情防控措施,部門、鎮街、村社、小區24小時內必須落實反饋。配套健全考核評價體系,將相關工作情況納入“無疫村(社區)”“無疫園區(樓宇)”創建百分制評價指數,徹底壓實工作責任。
三是精密智控為基層減負。
針對守好村社“小門”等具體要求,依托前期歸集的29.9萬套房屋、7.11萬輛車輛和60余萬名用戶信息數據,通過對比碰撞人、車、房信息和所有前端高清攝像采集數據,建立算法模型,形成封控、管控區內人員流動預警、健康碼紅黃碼人員觸網預警等系列防疫功能,減輕一線工作量。
四是建立智能應主動應機制。
探索智慧治理模式,加強數據應用,綜合分析場景中一定時段、一定區域內熱點事項和群眾評價,形成“民情指數”“民意指數”,為本輪疫情以來區委區政府的各類防疫決策提供了參考。如創新數據分析主動報告機制,針對場景中基層反映的核酸檢測轉運箱數量不足、核酸檢測能力不夠等問題,定期向區指揮部提交建議報告,作為指揮部協調解決、檢查督辦的依據,提升防疫工作整體效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