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寧2月7日電(記者 楊志雄 黃艷梅)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醫藥管理局7日介紹,“十四五”時期,廣西將實施中醫藥壯瑤醫藥開放合作工程,推動建設廣西—東盟傳統藥物研發中心,與東盟國家合作共建聯合實驗室。
廣西是中國中醫藥資源大省,被譽為中國的“天然藥庫”和“中藥材之鄉”。廣西中藥資源種類7506種,居中國第二,擁有極具特色的壯、瑤等少數民族醫藥資源。作為中國對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窗口,廣西著力打造特色鮮明、面向中國、輻射東盟的壯瑤醫高地。
據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醫藥管理局介紹,廣西將支持中醫藥壯瑤醫藥機構“走出去”,開展中醫藥壯瑤醫藥國際教育合作,注重在實施“東盟杰出青年科學家來華入桂工作計劃”中相關專業領域的人才引進。
廣西將建設防城港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傳統醫藥國際合作平臺,建設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崇左片區中藥材貿易加工區和中國—東盟傳統醫藥交流合作中心(廣西),豐富中國—東盟傳統醫藥論壇、中國—東盟傳統醫藥健康旅游國際論壇等重大活動的舉辦形式。
廣西提出,“十四五”時期,力爭建設1個國家藥用植物種質資源庫,收集保存東盟地區2000種藥用植物物種,建立面向東盟的藥用植物分子育種平臺。
廣西還將爭創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探索發展“互聯網+中醫藥貿易”,依托口岸建設藥材貿易加工區,做大做強中藥材專業市場,打造中國—東盟中醫藥傳統醫藥貿易大通道。
目前,廣西形成以東盟國家和港澳臺地區為主、覆蓋4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中醫藥領域對外開放合作格局。廣西與老撾聯合開展了藥用植物資源普查,編寫出版《老撾草藥典》;聯合東盟7國編撰出版《中國—東盟傳統藥物志》;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共建中國—馬來西亞中醫藥中心。(完)
關鍵詞: 十四五 老撾草藥典 中國—東盟傳統藥物志 中醫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