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武漢2月14日電 (記者 梁婷)記者14日從湖北省商務廳自貿辦獲悉,湖北自貿區第六批制度創新成果近日出爐,18項首創成果在全省復制推廣,涉及進口貨物、外國人永久居留服務管理等內容,打造高水平內陸“新沿?!?。
湖北自貿區于2017年掛牌成立,涵蓋武漢、襄陽、宜昌三個片區近120平方公里。掛牌以來,武漢片區以東盟國家為重點拓寬外循環,數字經濟成經濟重振的“穩定器”;襄陽片區打造漢江流域首個主要服務工業企業、推動工業品線上銷售的公共平臺;宜昌片區與蘇粵桂閩湘鄂贛浙皖9省(自治區)13縣(市區)、豫川云陜4省5地自貿片區合作,81個高頻事項“跨省通辦”。
數據顯示,湖北自貿區前五批已累計復制推廣199項制度創新成果,在投資領域改革、貿易便利化、金融開放創新、創新驅動發展、雙循環鏈接等領域取得成效。此次即將復制推廣的第六批18項改革試點經驗,圍繞產業發展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在促進投資貿易便利化、創新驅動發展、政府職能轉變、推進法治建設等方面探索形成新一批改革試點經驗,均在自貿片區內試驗至少半年。
其中,武漢海關依托科技手段,創新進口貨物目的地檢查新模式,解決傳統模式下海關行政執法資源無法滿足企業時效性要求問題,既提高工作效率,又落實當前疫情防控相關要求。
外國人永久居留服務管理方面,武漢片區對標《中歐全面投資協定》(CAI),將有申請和延展臨時入境需求、具有不同條件的自然人細分為12種情況,分別明確各種情況申請時所需條件、申請材料清單、辦結期限、辦理機構及程序事項,還明確了申請在華永久居留的外籍高層次人才分類、認定標準及認定材料,提高外國人永久居留服務管理水平。
目前,涉及加強外國人永久居留服務管理、優化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服務、人才注冊及動態積分制、人才離岸工作聯絡站等系列成果先后形成。
截至2021年,湖北自貿區以全省0.065%的國土面積,貢獻了全省同期30%的外貿額、13%的外資額,開放引領作用顯著。同時,集聚了一批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及團隊。(完)
關鍵詞: